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KCl溶液I2CCl4,萃取分液
BCO2HCl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CMg粉Al粉NaOH溶液,过滤
DCaCO3CaO盐酸,过滤
A.AB.BC.CD.D

分析 A.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
B.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C.Al粉与NaOH溶液反应,而Mg粉不能;
D.二者均与盐酸反应.

解答 解:A.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加四氯化碳、萃取可分离,故A正确;
B.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而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反应,则通过洗气可分离,故B正确;
C.Al粉与NaOH溶液反应,而Mg粉不能,则反应后过滤可分离,故C正确;
D.二者均与盐酸反应,不能除杂,应溶解、过滤分离,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分离原理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学生用18mol•L-1硫酸配制0.2mol•L-1的硫酸溶液50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所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5.6mL.
(2)从下列用品中选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为ACEI(填序号).
A.500mL烧杯;    B.100mL烧杯;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
E.500mL容量瓶; F.1 000mL容量瓶; G.广口瓶;  H.托盘天平;I.玻璃棒
除选用上述仪器外,尚缺少的必要的仪器或用品是胶头滴管.
(3)该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用量筒量取计算所需的浓硫酸体积;②向量筒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③立即将稀释后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④然后小心地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⑤把容量瓶盖盖紧,再振荡摇匀.
你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中有错误的操作是②③④.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CD  (填写标号,可多选)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量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地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E.馏水到接近标线1~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5)实验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得溶液浓度如何变化(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A.量取浓硫酸的量筒使用后,用水洗净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偏高
B.定容时,俯视液面最凹面与刻度线相平偏高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继续加水至液面最凹面与刻度线相平偏低
D.所用浓硫酸,已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偏低
E.配制溶液前,容量瓶中已有少量水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工业上根据污水中所含物质或离子的不同,有多种处理方法:
污水中所含离子H+、OH-CN-Cu2+、Hg2+
处理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和法中,若用CO2来除去污水中的某种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
(2)在氧化还原法中,常用Cl2氧化污水中有毒的CN-,使其转化为CO2和N2,若参加反应的Cl2与C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2CN-+4H2O═10Cl-+2CO2+N2+8H+
(3)已知有关物质的Ksp如下表:
物质Cu(OH)2CuSFeSPbSHgSCdS
Ksp 2.2×10-208.5×10 -456.3×10 -18 3.4×10-28 4×10-53 8×10-29
如图为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①在沉淀法中,NaOH与Na2S相比,除去污水中的Cu2+效果较好的是Na2S;
②若某污水中能与上述沉淀剂反应的阳离子只有Hg2+,且含量为400mg/L,则处理10L这样的污水至少需要加入该沉淀剂1.6g(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某火力发电厂使用的燃料煤中硫的质量分数为0.32%.该电厂每天要燃烧这种煤200t,请通过计算回答:
(1)如果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该电厂每天燃烧产生SO2多少升(标准状况)?
(2)将SO2用“钙基固硫法”处理可以“变废为宝”:SO2$\stackrel{CaO}{→}$CaSO3$\stackrel{O_{2}}{→}$CaSO4
假设转化过程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计算该电厂每天用“钙基固硫法”处理产生的SO2,可获得纯度为85%的CaSO4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二价阳离子含24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59,则该离子核内中子数是(  )
A.22B.26C.33D.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利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和硫的化合物有重要意义.
(1)工业上采用高温分解H2S制取氢气,其反应为2H2S(g)?2H2(g)+S2(g),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下列选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E.
A.2v(S2)=v(H2S)                  
B.容器内H2S浓度与H2浓度相等
C.平衡常数K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2)在废水处理领域中,H2S或Na2S能使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而除去.25℃,若某溶液含0.02mol•L-1Mn2+、0.1mol•L-1H2S,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当溶液的pH=5时,Mn2+开始沉淀为MnS,则MnS的溶度积=2.8×10-13.(已知:H2S两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1=1.3×10-7,K2=7.0×10-15
(3)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升高温度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2NO(g)+O2(g)?2NO2(g)的速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化学小组为研究该特殊现象的实质原因,查阅资料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I.2NO(g)?N2O2(g)(快);△H1<0   v1正=k1正c2(NO); v1逆=k1逆c(N2O2
II.N2O2(g)+O2(g)?2NO2(g)(慢);△H2<0   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2NO(g)+O2(g)?2NO2(g)的△H=△H1+△H2(用含△H1和△H2的式子表示).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K}_{1正}{K}_{2正}}{{K}_{1逆}{K}_{2逆}}$.
②决定2NO(g)+O2(g)?2NO2(g)速率的是反应 II,反应 I的活化能E1与反应 II的活化能E2的大小关系为E1<E2(填“>”、“<”或“=”).根据速率方程分析,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C.
A.k2正增大,c(N2O2)增大         B.k2正减小,c(N2O2)减小
C.k2正增大,c(N2O2)减小         D.k2正减小,c(N2O2)增大
由实验数据得到v2正~c(O2)的关系可用图表示.当x点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变为相应的点为a(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表为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在元素周期表位置是第三周期ⅣA族.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化学式).HNO3>H2CO3>H2SiO3或(H4SiO4
(3)④、⑤、⑥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O2->Na+>Al3+
(4)由①和④组成的元素质重比为1:8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5)⑥单质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2Al+2OH-=2AlO2-+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钾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铝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铝与盐酸反应产
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上面装置中D装置的作用是为防止倒吸.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分子马达”的关键组件三蝶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蝶烯是苯的同系物
B.三蝶烯能发生取代反应
C.三蝶烯的一氯代物有6种
D.三蝶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