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己知:30.0%氨水的密度为ρ1,20.0%氨水的密度为ρ2,现将二者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  )
A.$\frac{{{ρ_1}+{ρ_2}}}{2}$B.$\frac{30.0%+20.0%}{2}$C.小于25.0%D.大于25.0%

分析 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等体积相混合时,浓度较稀的氨水质量较大,而较浓的氨水的质量较小,根据公式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

解答 解:设30.0%的氨水和20.0%的氨水都是V,密度分别是ρ1、ρ2,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ρ1<ρ2<1,
则混合后的氨水的质量分数为:$\frac{30.0%×{ρ}_{1}V+20.0%×{ρ}_{2}V}{{ρ}_{1}V+{ρ}_{2}V}$=$\frac{30.0%{ρ}_{1}+20.0%{ρ}_{2}}{{ρ}_{1}+{ρ}_{2}}$=20.0%+$\frac{10.0%{ρ}_{1}}{{ρ}_{1}+{ρ}_{2}}$=20.0%+10%×$\frac{1}{1+\frac{ρ2}{{ρ}_{1}}}$,
由于ρ1<ρ2,则$\frac{{ρ}_{2}}{{ρ}_{1}}$>1,故1+$\frac{{ρ}_{2}}{{ρ}_{1}}$>2,20.0%+10%×$\frac{1}{1+\frac{ρ2}{{ρ}_{1}}}$<20.0%+10.0%×$\frac{1}{2}$=25.0%,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氨水浓度与密度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表达式,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3,3-二甲基丁烷B.3-甲基-2-乙基戊烷
C.2,3-二甲基戊烯D.3-甲基-1-戊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结构示意图(以Zn-Cu-稀H2SO4原电池为例)铜片和锌片作电极,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
填表:
电极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式反应类型
正极
负极
总反应式
【注意】①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②在同一个电池中两极反应时,“失去电子数”与“得到电子数”要相同.
(3)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离子运动方向.
①外电路(导线):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②原电池内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流向负极,阳离子流向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加热:NH4++OH- $\frac{\underline{\;\;△\;\;}}{\;}$ NH3↑+H2O
B.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S2-+2H+═H2S↑
C.铜与稀硝酸:Cu+4H++2NO3-═Cu2++NO2↑+2H2O
D.向氨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H3•H2O+CO2═NH4++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热的浓盐酸可以除去试管内残留的MnO2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D.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可以同时提供K、N两种有效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校化学实验室由于保管不慎,存放的亚硫酸钠试剂可能己部分被氧化变质,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是否变质及其纯度.实验步骤如下: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⑤加热干燥沉淀物;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⑦重复⑤、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b g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硫酸钠变质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
(2)上述可以得出亚硫酸钠样品己经变质这一结论的具体现象是:溶解后加入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除去亚硫酸钠后,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氯化钡过量.
(4)步骤④中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还未洗净;如果无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干净;.
(5)根据实验数据,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frac{233a-142b}{233a}$×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实验室常用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下列操作顺序依次是DACB(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 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D.检查装置气密性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 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 AgCl 质量.
乙方案:与足量 Zn 反应,测量生成的 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测定结果会明显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ⅰ)使 Y 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锌粒转移到残留溶液中.
(ⅱ)反应完毕,读取气体体积时,若量气管液面高于水准管液面,则读取气体体积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为探讨化学平衡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 Fe3+和 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图1,

(1)ⅲ是ⅱ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ⅱ中溶液稀释对颜色的变化造成的影响.
 (2)ⅰ和ⅱ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 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ⅰ的原因:Ag+与I-生成AgI黄色沉淀,I-浓度降低,2Fe3++2I-?2Fe2++I2平衡逆向移动.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ⅰ中 Fe2+向 Fe3+转化的原因:外加 Ag+使 c(I-)降低,导致 I-的还原性弱于 Fe2+,用如图2装置(a,b 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 闭合时,指针偏转,b 作正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 U 型管左管中滴加 0.01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除了产生淡黄色沉淀,另一现象是左管出现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4)按照(3)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ⅱ中 Fe2+向 Fe3+转化的原因.其操作是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1mol/LFeSO4溶液.
(5)实验Ⅰ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Ⅱ中,还原性 Fe2+>I-.将(2)和(3)、(4)作对比,得出结
论是该反应为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1)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2)5.8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mol CO2和0.3mol 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
(3)苯氧乙酸有多种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是(写出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等.
(4)已知:

菠萝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①试剂X不可选用的是(选填字母)AC.
A、CH3COONa溶液    B、NaOH溶液   C、NaHCO3溶液   D、Na
②丙的结构简式是ClCH2COOH,反应Ⅱ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③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