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I—I、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 J、299k 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 mol HI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 k J的热量。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B.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C.常吸入汽车尾气,可能在体内积累Pb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农作物种植中主要施加氮肥、磷肥、钾肥,因此植物生长发育中可以不需要B等微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
(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混合溶液 | A | B | C | D | E | F |
4 mol/L H2SO4(mL) | 50 | V1 | V2 | V3 | V4 | V5 |
饱和CuSO4溶液(mL) | 0 | 5 | 15 | 25 | V6 | 50 |
H2O(mL) | V7 | V8 | V9 | V10 | 10 | 0 |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V6=______,V7=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K层与M层电子数之和多5个,W的简单离子是它所在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T在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含电子数相等
B.Z、W、T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皆能反应
C.Y、Z、T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用于当前疫情消毒
D.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含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乙烷(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B.溴苯(Br2):NaOH溶液 分液
C.乙醇(水):生石灰 过滤D.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 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①红热的木炭 ②使木材炭化 ③Cu ④FeO ⑤NH3 ⑥Fe2O3 ⑦CuSO4·5H2O ⑧对铁、铝的钝化
A.③B.③⑧C.③④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不可用中性干燥剂CaCl2干燥氨气
B.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C.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D.实验室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溶液的理想方法是:将废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再溶于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是将其通过物理变化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新冠病毒蛋白质变性
C.重金属盐溶液能使蛋白质盐析,会使人中毒
D.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分解为PH3和HI
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反应
D.该化合物可以由PH3和HI化合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