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或结论
A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可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
B向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Y中不含醛基
C取a g铝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测其体积为V 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D比较不同反应的反应热数据大小从而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A.AB.BC.CD.D

分析 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也可氧化亚铁离子;
B.醛基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C.根据氢气的体积可确定铝的量;
D.反应热与反应速率没有必要联系.

解答 解:A.不能排除硝酸根离子的影响,应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故A错误;
B.向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2%的CuSO4溶液,碱不足,醛基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B错误;
C.铝和氢氧化钠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氢气的体积可确定铝的量,可用测定含量,故C正确;
D.反应热与反应速率没有必要联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检验、反应速率的影响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合理性,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
ACl2和SO2均可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和SO2均具有漂白性
BFe与稀硝酸、稀硫酸反应均有气泡产生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C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既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可能是碳氢化合物
D向某有机物的水溶液中加Na产生大量气体该有机物中可能含有羟基或羧基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A、B、C、D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 为氧化物,C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强酸E.
①当B为无色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体时,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2SO2+O2$?_{△}^{催化剂}$SO3
②当B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时,F由A与E化合生成.当小心加热F时,可得到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G(G和CO2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和电子数目)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H,试计算出生成1molG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408×1024;写出F分解生成G和H的化学方程式NH4NO3 $\frac{\underline{\;\;△\;\;}}{\;}$N2O↑+2H2O;
(2)若D为氧化物,A、B、C都是强电解质,C可用于食品发酵、泡沫灭火.试写出D的电子式,及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HCO3-=CO32-+H20;
(3)若D为强酸或强碱溶液时都能发生图示转化关系,且A和C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
当D为强酸时,写出A的阴离子为AlO2-;(写化学式)
当D为强碱时,A+C→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AlO2-+Al3++6H2O=4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的CO2:2O-+CO2+H2O-→2OH+CO32-
B.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4H++NO3-═Ag++NO↑+2H2O
C.(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Ba(OH)2溶液混合:Fe2++2SO42-+2Ba2++2OH-═Fe(OH)2↓+2BaSO4
D.常温下,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l2:Cl2+2OH-═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
(1)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H2↑+Cl2↑+2OH-.粗盐中常含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可依次加入NaOH、BaCl2、Na2CO3、盐酸试剂来进行提纯.
(2)下列方法可用于海水淡化的是ACD(填字母代号).
A.蒸馏法    B.萃取法    C.离子交换法    D.电渗析法
(3)工业上用电解法制Mg时,通常在MgCl2中加入CaCl2,其原因是:①增加电解质的密度,便于分离出熔融的镁;②使氯化镁熔融温度降低,从而减少冶炼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4)利用图所示装置从母液中提取溴,在B瓶中得到较浓的溴水.实验方案为:关闭b、d,打开a、c,由a向A中缓慢通入Cl2至反应完全,关闭a、c,打开b、d、e,由b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同时由e向B中通入足量SO2;关闭b、e,打开a,再由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Cl2.(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SO2、Cl2、热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短周期的三种元素Z、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X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为零,
(1)X元素的名称是碳;Y元素的名称是氮;Z元素的名称是:氢.
(2)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是CH4;Y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3)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分子式H2CO3、HNO3,写出其中一种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3-+8H+=2NO↑+3Cu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非布索坦(结构式1)是一种用于治疗尿酸过高症的药物,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有机物2的名称是对羟基苯甲醛.
(2)线框9内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己知:298K、1.01×105Pa下:
石墨:H=0.0kJ•mol-1、S=5.74J•mol-1•K-1
金刚石:H=1.88kJ•mol-1、S=2.39J•mol-1•K-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根据焓和熵的观点,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根据焓和熵的观点,金刚石比石墨隐定
C.根据熵的观点,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但根据焓的观点,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根据焓的观点,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但根据熵的观点,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或运动状态的描述中,不完全是专指碳原子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有六种运动状态
B.L能层p能级只有一个空轨道
C.L能层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
D.最外层p能级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