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含MnO2的质量分数为2%的KClO3、MnO2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上升为3%,试计算KClO3的分解率?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差量法
分析:由于反应中二氧化锰为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可通过假设二氧化锰的质量而得到反应前混合物的质量、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由反应放出氧气质量计算分解了的氯酸钾的质量,该质量与原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比即KClO3分解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设MnO2的质量为a,
则反应前混合物的质量为a÷2%=50a,其中KClO3的质量为50a-a=49a,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a÷3%=
100
3
a,因此放出O2的质量为50a-
100
3
a
=
50a
3

设分解的KClO3的质量为x
2KClO3
MnO2
.
2KCl+3O2
 245              96
  x            
50a
3

245
 x
=
 96
50a
3

x=42.5a
KClO3分解的质量分数=
42.5a
49a
×100%=86.7%
答:KClO3分解的质量分数为86.7%.
点评:通过数据的假设,把数据不足的计算变得可行,最后把所假设的数据通过约分的数据手段而约去,这是解决复杂的计算时常采用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储存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少量钠储存在酒精中
B、氢氧化钠溶液存放在带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C、少量硫磺存放在二硫化碳中
D、液溴存放在带有橡皮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钾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如图所示)
(1)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钾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
 
个电子,表现出
 
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钾元素的金属性
 
(填“强”或“弱”)于钠元素的金属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N2 和 3mol H2,反应到2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有N20.8mol,填写下列空白:
(1)平衡时混合气体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
 

(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3)2分钟内,NH3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②CH2=C(CH3)CH=CH2
 

③4,5,5-三甲基-4-乙基-2-庚烯
 

④2,2,3,3,5-五甲基辛烷
 

(2)在下列物质中是同系物的有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互为同位素的有
 
;互为同一物质的有
 

①液氯   ②氯气   ③白磷   ④红磷   ⑤D   ⑥T   ⑦
⑨CH2=CH-CH3 ?2,2-二甲基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
 
(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③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
 
(填“Ⅰ”“Ⅱ”或“Ⅲ”)进行实验;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盐泥”是粗盐提纯及电解食盐水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料”.某工厂的盐泥含有NaCl(15~20%)、Mg(OH)2(15~20%)、CaCO3(5~10%)、BaSO4(30~40%)和不溶于酸的物质(10~15%),为了生产七水硫酸镁,设计了如图1工艺流程:

(1)电解食盐水前,为除去食盐水中的Mg2+、Ca2+、SO42-等杂质离子,下列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      B.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      D.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
(2)设食盐水中Mg2+的浓度为0.06mol?L-1,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使溶液的pH≥
 
才会产生Mg(OH)2沉淀.(Ksp[Mg(OH)2]=6.0×10-12
(3)反应器中发生两个转化,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2,在过滤器中需要趁热过滤,其主要原因是
 

滤渣的主要成分有不溶于酸的物质、
 
 

(5)在蒸发浓缩器中通入高温水蒸汽并控制温度在100~110℃,蒸发结晶,此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
 

(6)洗涤槽中洗涤晶体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检验晶体表面的Cl-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某项探究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步骤⑥的离子方程式
 

(3)此实验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X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其电子排布图为
 

(2)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R原子可能是
 
 

(3)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其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