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物质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B.丙烯C.二甲苯D.己烷

分析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因化学反应而褪色,说明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可为苯的同系物,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苯、己烷既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能使二者都褪色,二甲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溴水不反应,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性质,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即可解答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分子有7个σ键和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2杂化
C.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丙烯分子中既存在非极性键又存在极性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的K2SO4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L溶液中含0.3NA个钾离子B.1L溶液中含0.9NA个离子(K+、SO42-
C.2L溶液中钾离子浓度是1.2mol/LD.2L溶液中含0.6 NA个离子(K+、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

已知:①2NO+Na2O2═2NaNO2
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③酸性条件下,NO和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Na2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加热装置A前,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实验结束后,将B瓶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名称)、过滤可获得CuSO4•5H2O.
(3)仪器C的名称为干燥管,其中盛放的药品为碱石灰(填名称).
(4)充分反应后,检验装置D中产物的方法是:取产物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在试管口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则产物是NaNO2(注明试剂、现象).
(5)为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1234
KmnO4溶液体积/mL20.6020.0220.0019.98
①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ac(填代号).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86.25%.
(6)设计合理实验比较0.1mol•L-1NaNO2溶液中NO2-的水解程度和0.1mol•L-1HNO2溶液中HNO2的电离程度相对大小.(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和药品自选)25°C将0.1mol/LHNO2和0.1mol/LNaNO2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测定溶液PH<7,说明HNO2的电离程度大于NO2-离子的水解程度,若测定溶液pH>7,说明NO2-离子水解程度大于HNO2的电离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测定食醋的总酸量(g/10mL),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食醋的总酸量
[实验原理]中和滴定
[实验用品]蒸馏水,市售食用白醋样品500mL(商标注明总酸量:3,.50g/100mL~5.00g/100mL),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10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酸碱指示剂(可供选用的有:甲基橙,酚酞,石蕊).
[实验步骤]
①配制并移取待测食醋溶液
用10mL移液管吸取10mL市售白醋样品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处理过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后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食醋溶液20mL,并移至锥形瓶中.
②盛装标准NaOH溶液
将碱式滴定管洗净后,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3次,然后加入NaOH标准溶液,排除尖嘴部分气泡后,使液面位于“0”刻度或“0”度以下.静置,读取数据并记录为NaOH标准溶液体积的初读数.
③滴定
往盛有待测食醋溶液的锥形瓶中的滴加某酸碱指示计2~3滴,滴定至终点.记录NaOH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数据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234
V(样品)/ml20.0020.0020.0020.00
V(NaOH)始/ml0.000.200.100.10
V(NaOH)终/ml14.9815.2015.1216.24
[问题与思考]
(1)步骤①中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方法处理蒸馏水的目的是除去CO2,防止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步骤③中你选择的酸碱指示剂是酚酞,理由是CH3COONa溶液呈碱性,应选择变色范围在碱性的指示剂.
(3)样品总酸量=4.50g/100mL.
(4)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主要原因是①②(填写序号)
①滴定终点时,仰视滴定管读数
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悬有一滴液体
③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就用来吸取待测液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
⑤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后仍留有少量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向Fe(OH)3中加入氢溴酸:Fe(OH)3+3H+═Fe3++3H2O
C.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Fe2++4H++NO3-═Fe3++NO↑+2H2O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Ba2++2HCO3-+2OH-═BaCO3↓+C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细菌冶金”是利用某些细菌的特殊代谢功能开采金属矿石,例如溶液中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化为Fe2(SO43,并使溶液酸性增强(生成硫酸).
①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5O2+2H2O$\frac{\underline{\;细菌\;}}{\;}$2Fe2(S043+2H2S04
②人们可利用Fe2(SO43作强氧化剂溶解铜厂石(Cu2S),然后加入铁屑入进一步得到铜,该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下,请补充完整并配平
1Cu2S+10Fe3++4H2O$\frac{\underline{\;细菌\;}}{\;}$2Cu2++10Fe2++8(H+)+1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计算:常温下,在32g水中溶解8g CuSO4,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1g/cm3,求:
①该溶液中Cu2+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    
②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二氧化锰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氧化剂和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其主要制备方法是碳酸锰和O2高温下反应,反应原理为2MnCO3(s)+O2(g)?2MnO2(s)+2CO2(g).经研究发现该反应过程为①MnCO3(s)?MnO(s)+CO2 (g)   ②2MnO(s)+O2(g)?2MnO2(s).
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该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CO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和n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写出碳酸锰和O2高温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P{{n}_{1}}^{2}}{{n}_{2}({n}_{1}+{n}_{2})}$(用P、n1、n2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K与反应①、②的平衡常数K1、K2关系为K=K12×K2
(2)反应②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其△H<0(填“>”、“<”或“=”).
(3)某科研小组对碳酸锰和O2高温下反应制二氧化锰的条件(焙烧温度和气氛)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三幅图.则该制备反应合适的焙烧温度为350℃,合适的水分含量气氛条件为含水量30%.

(4)MnO2也可在MnSO4-H2SO4-H2O为体系的电解液中电解获得,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电解后溶液的pH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