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表示或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_{17}^{20}$Cl
B.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数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恒温恒容条件下HI分解成气态I2的反应,体系的总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态

分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B.H2O中的中子数为8,D2O中的中子数为10;
C.氯气分子中含有1个Cl-Cl键,氯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两边的计量数相等,体系压强始终不变.

解答 解: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该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1737Cl,故A错误;
B.H2O中的中子数为8,D2O中的中子数为10,则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同,故B错误;
C.氯气分子中含有1个Cl-Cl键,则氯分子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
D.两边的计量数相等,体系压强始终不变,体系的总压强保持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电子式、元素符号、化学平衡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单体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是(  )
A.B.
C.CH3CH═CH2和CH2═CH2D.CH3CH═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2NO(g)+2CO(g)?N2(g)+2CO2(g)△H=-74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分压p(B)代替平衡时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frac{p({N}_{2})×{p}^{2}(C{O}_{2})}{{p}^{2}(NO)×{p}^{2}(CO)}$.
(2)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NO)=2amol,n(CO)=amol,n(N2)=bmol.
①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a mol NO,2b mol CO2,则此时v<v(填“>”、“=”或“<”);
②在t2时刻,将容器迅速压缩到原容积的一半,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请在下图甲中补充画出t2-t3-t4时段N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上图乙所示.请判断若不使用CO,NO直接分解为N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已知:①N2(g)+O2(g)=2NO(g)△H=+180.5kJ•mol-1
②2C(s)+O2(g)=2CO(g)△H=-221kJ•mol-1
③2NO(g)+2CO(g)?N2(g)+2CO2(g)△H=-745.5kJ•mol-1
请写出表示C(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393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浓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则 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Y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3X(g)+Y(g)?2Z(g),并达到平衡.已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测得X的转化率为37.5%,Y的转化率为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则Z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压强增大,Y的转化率提高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开始充入容器中的X、Y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反应4A(s)+3B(g)?2C(g)+D(g)2min后B的浓度减小0.6mol/L求段时间里C的化学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D、F、X、Y 都是铂电极、C、E是铁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B 极的名称是负极
B.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CuSO4+Fe$\frac{\underline{\;电解\;}}{\;}$Cu+FeSO4
C.设电解质溶液过量,则同一时内C、D电极上参加反应的单质或生成的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设甲池中溶液的体积在电解前后都是500ml,当乙池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时,甲池中所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Al2H6燃烧热极高,是一种很好的生氢剂,它跟水反应生成H2,球棍模型如图(白球为Al,黑球为H).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与水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Al2H6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
C.Al2H6分子中 氢为+1价,铝为-3价
D.氢铝化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明矾可以净水,原因是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Al3++3H2O?Al(OH)3+3H+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明矾溶液逐滴加入到Ba(OH)2溶液至Ba2+刚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7(填“>”“<”“=”),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继续加入明矾溶液,还有离子反应发生吗?如有,写出离子方程式,如没有则填上“无”Al3++3AlO2-+6H2O=4Al(OH)3
(2)已知常温时Ksp(AgCl)=1.8×10-10,向50ml 0.18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 0.2mol/L的HCl,则c(Ag+)=1.8×10-8mol/L;要使AgNO3 和HCl等体积混合刚好产生AgCl沉淀,如果c(AgNO3)=2.0×10-4mol/L,那么c(HCl)=3.6×10-6mol/L
(3)已知25℃时,氢氧化镁的Ksp=5.6×10-12,氢氧化铁的Ksp=1.0×10-38,要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氧化镁调节溶液的PH而达到除去FeCl3的目的.假设溶液中c(FeCl3)=0.01mol/L,那么溶液中Fe3+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