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②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③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④Mg+H2O$\frac{\underline{\;\;△\;\;}}{\;}$MgO+H2↑  
⑤Mg3N2+6H2O═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页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为(可不填满)
装置                        目的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j→h→g→d→c→k→l(或l→k)→a→b (或b→a);
(3)通气后,应先点燃F处的酒精灯,再点燃A处的酒精灯;如果同时点燃A、
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制得的氮化镁不纯;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Mg3N2,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若试纸不变蓝,则不含有Mg3N2

分析 本题是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纯净的氮化镁,为了保证产品的纯度,需要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及水气,分别利用还原铁粉、氢氧化钠溶液及浓硫酸完成,产品的检验可利用氮化镁的性质⑤来设计实验操作.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所以镁和氮气反应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浓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灼热的铁粉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
(2)根据先除杂后干燥的原理及固体加热试管必须干燥的原理可将装置进行排序.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实验中装置的连接一般顺序是:制备气体→除杂→干燥→制备→尾气处理;
(3)通气后,先排除空气中的杂质,所以应该先点燃F;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如果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同镁反应,而使氮化镁中混入氧化镁;
(4)取适量产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蒸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

解答 解:(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所以镁和氮气反应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浓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灼热的铁粉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所以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B,目的是除气流中的水蒸汽,避免反应④发生;D,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避免反应③发生;F,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避免反应①发生,
故答案为:

装置目的
B目的是除气流中的水蒸汽,避免反应④发生
D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避免反应③发生
F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避免反应①发生
(2)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实验中装置的连接一般顺序是:制备气体→除杂→干燥→制备→尾气处理;需除去空气中的O2、CO2、H2O制备氮化镁,浓硫酸B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浓氢氧化钠D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还原铁粉F是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所以装置连接顺序是,j→h(除二氧化碳)→g→d(除水蒸气)→c→k(除氧气)→l(或l→k)→a→b (或b→a);
故答案为:j→h→g→d→c→k→l(或l→k)→a→b (或b→a);
(3)通气后,先排除空气中的杂质,所以应该先点燃F,再点燃F,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如果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同镁反应,而使氮化镁中混入氧化镁;
故答案为:F;A;制得的氮化镁不纯;
(4)依据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氨气,方程式为 Mg3N2+6H2O=3Mg(OH)2+2NH3↑,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故答案为: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若试纸不变蓝,则不含有Mg3N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原理和装置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aHS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SO3-+OH-═SO32-+H2O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O2+2OH-═CO32-+H2O
C.Ba(OH)2与H2SO4反应:H++OH-═H2O
D.氨水和醋酸溶液混合:NH3•H2O+CH3COOH═NH4++CH3CO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质.

请回答:
(1)仪器E的名称是U形管.若没有装置C,将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
(2)观察到B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了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
(3)写出仪器D中的实验现象溶液由黄色变浅绿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SO2+2H2O=2Fe2++SO4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O+2NaOH=2NaAlO2+3Ag+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小组利用含少量Fe2+的硫酸铵酸性废液制取铵明矾[NH4Al(SO42•12H2O]的流程如下:

(1)H2O2的电子式为
(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填写化学式).
(3)“除杂”过程中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2Fe2++H2O2+2H+=2Fe3++2H2O.
(4)“结晶”操作中,母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晶体即停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晶体(含结晶水),母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
(5)固体铵明矾加热过程中,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frac{剩余固体的质量}{原来固体的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取A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5OH-$\frac{\underline{\;\;△\;\;}}{\;}$AlO2-+NH3↑+3H2O.
②B物质的化学式为Al2(SO43
③若将B物质加热至975℃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为C和一种氧化性气体,取等量C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消耗NaOH和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
(1)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②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搅拌、使用多孔球泡.
(2)①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
②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HClO见光易分解.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mL次氯酸溶液,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如图1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图2(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mL三颈瓶a中加入70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 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通过仪器b缓缓滴加40g 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继续反应.在实际操作时,发现b中液体不容易滴下来,请写出改进的办法改为恒压滴液漏斗或在滴加液体时打开上口活塞;仪器c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
(3)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人冷水的目的是便于苯乙酸析出,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填标号)BCE.
A.分液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4)提纯粗苯乙酸操作的方法名称是重结晶,最终得到44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94.6%(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5)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X、Y,发生如下反应X+2Y?3Z.反应经2min后,X的物质的量浓度从开始的2.0mol/L降为1.6mol/L.已知反应开始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mol/L,求:
(1)2min末Y、Z的物质的量浓度.
(2)2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稀硫酸.
(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5.4mL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检查100mL容量瓶,是否漏水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
请据此填写:
①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
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D→A→C→B→E→G→F.
③进行A步操作时,选用量筒的规格是A.(选填字母)
A.10mLB.50mLC.100mLD.1000mL
④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仰视读数,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将偏高(选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⑤A步骤操作完成时,必须后冷却至室温,才能进行后面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