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B.HCl气体通入Ca(OH)2溶液中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分析 H++OH-═H2O表示强酸或者强酸的酸式根离子与强碱反应只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 解:A.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能用H++OH-═H2O表示,故A不选;
B.HCl气体通入Ca(OH)2溶液,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B不选;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C不选;
D.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NH4++H++2OH-═H2O+NH3•H2O,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环节错误的是(  )
A.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B.液体药品的倾倒:瓶塞倒放、紧挨瓶口、缓慢倒入
C.分液的操作:静置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从上口倒出
D.冷凝管的使用:冷却水下口进,上口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实验室有某氯化铁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Ⅰ.请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1所用到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2)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1g,再次加热灼烧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b2g,若b1-b2=0.4g时,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加热灼烧样品所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玻璃棒、泥三角、坩埚、坩埚钳.
Ⅱ.有同学提出,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测定:

(3)在量取待测液和滴定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滴定管是B(填番号)
A 一支酸式滴定管和一支碱式滴定管   B 两支酸式滴定管     C 两支碱式滴定管
(4)若滴定用掉cmol/LKMnO4溶液bmL,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frac{14bc}{5a}$(已知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为Mn2+
(5)在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造成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偏低的是CD(填番号)
A.溶解样品时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
B.用铁单质做还原剂
C.量取滤液时未润洗对应滴定管
D.滴定前读数时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残留在滴定管尖端
E.配制cmol/LKMnO4标准溶液时未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入容量瓶
F.实验用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mL改为量取30.00mL于锥形瓶中来测定含有Fe2+的待测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今年,雾霾阴影笼罩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
(1)汽车尾气中的 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净化.发生的反应如下:2NO(g)+2CO(g)═2CO2 (g)+N2(g)
①已知:N2(g)+O2 (g)═2NO(g)△H=+180.0kJ/mol.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键能指气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小能量)
 化学键 O═O C≡O C═O
 键能(kJ/mol) 497 1072 803
则反应:2NO(g)+2CO(g)═2CO2 (g)+N2 (g)△H=-751.0 kJ/mol
②若上述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并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则下列示意图1不符合题意的是C(填选项序号).(图中ω、M、v 分别表示质量分数、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正反应速率)

(2)尾气中的SO2可先催化氧化生成SO3,再合成硫酸.已知:2SO2(g)+O2(g)═2SO3(g)△H=-196.0kJ/mol.
①在一定温度的密闭容器中,S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则A点的v(SO2 )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 v(SO2).
②在某温度时,向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0molSO2和10.0molO2,反应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再次达到平衡时,能使O2的新平衡浓度和原来平衡浓度相同的是BC(填选项序号).
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容器的容积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再充入2.0mol SO2和5.0mol O2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SO2和SO3,使之浓度扩大为原来的两倍
(3)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 制成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3所示.
该电池在工作过程中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一种氧化物,可循环使用.石墨Ⅱ是电池的正极,石墨Ⅰ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相同条件下,消耗的O2和NO2的体积比为1:4.
(4)尾气中氮氧化物(NO和NO2)也可用尿素[CO(NH22]溶液除去,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1mol 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 NO、NO2体积比为 1:1)的质量为7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基本工业产品,工业上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
Ⅰ、路布兰法--其生产原理:用硫酸将食盐转化为硫酸钠,将硫酸钠与木炭、石灰石一起加热,得到产品和硫化钙.
(1)请写出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2NaCl+H2SO4(浓)$\frac{\underline{\;\;△\;\;}}{\;}$Na2SO4+2HCl↑.Na2SO4+2C+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S+Na2CO3+CO2↑.
Ⅱ.索尔维制碱法:以食盐、氨气(来自炼焦副产品)和二氧化碳(来自石灰石)为原料,首先得到小苏打,再加热分解小苏打,获得纯碱.
(2)结合图中所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写出得到小苏打的离子方程式:Na++NH3+H2O+CO2$\frac{\underline{\;\;△\;\;}}{\;}$NaHCO3↓+NH4+

(3)这种生产方法的优点是原料便宜、产品纯度高、氨和部分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请写出实现氨循环的化学方程式:2NH4C1+Ca(OH)2$\frac{\underline{\;\;△\;\;}}{\;}$CaC12+2NH3↑+2H2O.
Ⅲ.侯德榜制碱法--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4)合成氨工厂需要向制碱厂提供两种原料气体,其中Y是NH3(填化学式),这两种气体在使用过程中是否需要考虑通入的先后顺序是(填”是”或“否”),原因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铵多,有利于碳酸氢钠的析出.
(5)侯德榜制碱法保留了索尔维法的优点,克服了它的缺点,特别是设计了循环I(填流程中的编号)使原料中溶质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了96%以上.从母液中可以获得的副产品的应用:作化肥(举一例).
(6)该合成氨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4%,NO制HNO3的产率是89%,则制HNO3所用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它损耗)的54%(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A
②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
③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NA
④1molNaHSO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
⑤标准状况下,NO和O2 各11.2L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A
⑥1L 1mol/L FeCl3完全水解生成NA个胶体粒子
⑦101kPa4℃时18mL水和202kPa27℃时32g O2所含分子数均为NA
⑧常温常压下,4.9L的CO、O2、CO2混合气体含分子数共0.2NA个.
A.只有①③⑦B.除①⑧外C.除⑥外D.只有②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将Fe2+全部氧化为Fe3+
(2)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或Fe3++3NH3•H2O=Fe(OH)3↓+3NH4+
(3)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量.
(4)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0.07a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5)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250mL容量瓶
②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b.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硝酸
③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b (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6)正常人每天应补充14mg左右的铁.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食物.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FeSO4•7H2O的片剂来补充铁,则正常人每天服需用含69.5mgFeSO4•7H2O的片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M为一种常见的液体试剂.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淡黄色粉末和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2)若固体乙是硫化铝,则:①C的化学式是H2S,G的化学式是H2SO4
②H溶解于A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AlO2+H2O;
(3)若白色沉淀D不能溶解于A溶液,气体C能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则固体乙的化学式可能是Mg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碳在氧气或臭氧中燃烧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O2(g)=2O3(g)△H=+242.4kJ•mol-1
B.氧气比臭氧稳定,大气中臭氧层易被破坏
C.断裂l mol O2(g)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CO2(g)中的共价键放出的能量少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氧气比臭氧所含的能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