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2D(g),经过5分钟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
求:(1)此时A的浓度c(A)=0.75mol/L,反应开始前放入容器中A、B物质的量为3mo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υ (B)=0.05mol/( L•min)
(3)B的转化率为16.7%
(4)x=2.

分析 (1)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则生成的D为0.5mol/L×2L=1mol,设开始A、B的物质的量均为n,利用三段式表示出5min时A、B的物质的量,再根据A、B浓度之比列方程计算A、B起始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此时A的浓度;
(2)根据v=$\frac{△c}{△t}$计算v(B);
(3)转化率=$\frac{物质的量变化量}{起始物质的量}$×100%;
(4)根据v=$\frac{△c}{△t}$计算v(D),再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x的值.

解答 解:(1)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则生成的D为0.5mol/L×2L=1mol,设开始A、B的物质的量均为n,则:
            3A(g)+B(g)?xC(g)+2D(g)
开始(mol):n       n              0
转化(mol):1.5     0.5            1
5min时(mol):n-1.5  n-0.5         1
此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5,则(n-1.5):(n-0.5)=3:5,解得n=3,
此时A的浓度为$\frac{(3-1.5)mol}{2L}$=0.75mol/L,
故答案为:0.75;3mo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frac{0.5mol}{2L}}{5min}$=0.05mol/(L•min),故答案为:0.05;
(3)B的转化率为 $\frac{0.5mol}{3mol}$×100%=16.7%,故答案为:16.7%;
(4)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则v(D)=$\frac{0.5mol/L}{5min}$=0.1mol/(L•min),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则:0.1mol/(L•min):0.1mol/(L•min)=2:x,解得x=2,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掌握三段式解题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可逆反应:A(g)+2B(g)═2C(g)△H=-Q kJ/mol.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充入1mol A和2mol B,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 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充入2mol C,达到平衡后吸收的热量为Q2 kJ.已知Q1=9Q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Q1=QB.平衡时甲中C的体积分数比乙中小
C.达到平衡时,甲中A的转化率为90%D.Q1+Q2>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实验室收集下列各组气体,选用相同方法的一组是(  )
A.H2和HClB.CO2和H2C.CO2和HClD.CO2和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计算0.1mol Al2(SO43跟350mL 2mol•L-1NaOH溶液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多少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还可用于金属冶炼、润滑油合成;食品级无水氯化铝也可用作膨松剂、絮凝剂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后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无水氯化铝.

资料显示:氯化铝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在178℃升华,其蒸气是缔合分子
(Al2Cl6),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发生水解.
(1)填写下列仪器的名称:A分液漏斗,B蒸馏烧瓶.
(2)装置C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G中盛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3)相同条件下,氯化铝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33.5.
(4)装置F中的现象是有大量白烟,一段时间后瓶壁上出现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结晶性粉末.
(5)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大气,同时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进入F装置.
(6)实验结束后应先撤去乙(填“甲”或“乙”)处的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工业上制备K2FeO4的流程如下:

(1)实验室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铁粉和稀硫酸,试说明加稀硫酸原因抑制FeSO4的水解.
(2)第一次氧化时,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35℃,原因是温度过高H2O2会分解.
(3)用饱和KOH溶液结晶的原因是提供K+
(4)洗涤时用乙醚作洗涤剂的原因是减少K2FeO4的损失.
(5)控制NaOH的量一定,改变FeSO4•7H2O的投入量时,可以控制产率,假设所有反应均完全时产率最高则n(FeSO4•7H2O):n(NaOH)理论值应为1:5.
(6)经测定第一、二次氧化时的转化率分别为a和b,结晶时的转化率为c,若要制备d Kg的K2FeO4,则需要FeSO4•7H2O$\frac{139d}{99abc}$或$\frac{278d}{198abc}$Kg.(K2Fe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8;Fe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8;答案用分数表示)
(7)电解法也能制备K2FeO4.用KOH溶液作电解液,在以铁作阳极可以将铁氧化成FeO42-,试写出此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Fe+8OH--6e-=FeO4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以下反应:2A(g)+B(g)?3C(g).已知加入1mol A和2mol B且达到平衡后,生成了a mol C.
(1)达到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是$\frac{a}{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 A 和4mol B,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2amo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 A和5mol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仍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加入1 mol C.此时A的转化率与原平衡比较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小火加热蒸干
B.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需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5.9g氯化钠固体
C.利用蒸馏的方法进行乙醇与水的分离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液面以下来准确测定温度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稀硫酸时,向浓硫酸中加水稀释,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够移到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2mol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H2O 的摩尔质量的2倍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