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8Si、29Si、30Si是同素异形体
B.自然界里存在大量的单质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盐
C.硅和锗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D.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分析 A.同素异形体研究对象为单质;
B.硅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C.硅和锗导电性介于导体与半导体之间;
D.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解答 解:A.28Si、29Si、30Si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硅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单质硅,故B错误;
C.硅和锗导电性介于导体与半导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
D.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不是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硅及其化合物知识是解题关键,注意硅、二氧化硅性质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无水氯化铁的熔点为555K、沸点为588K.工业制备氯化铁的一种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2)己知FeCl3•6H20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01020305080100
溶解度(g/l00gH20)74.481.991.8106.8315.1525.8535.7
从FeCl3溶液中获得FeCl3•6H20的方法是加入少量盐酸加热浓缩,再冷却结晶.
(3)捕集器中温度超过673K,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25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Fe2Cl6
(4)吸收塔中吸收剂X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炉中过量的氯气和少量氯化铁烟气,FeCl3溶液可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5)室温时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中c(Fe3+)≤l.O×lO-5mol•L-1时,视作Fe3+沉淀完全,则Fe3+沉淀完全的pH至少为3(已知Ksp[Fe(OH)3]=l.0×l0-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A和B同周期相邻,A和C同主族相邻,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D元素与A、B、C三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
A氧,B氮,C硫,D氢,
(2)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mA>HmC(填>、<或=)
(3)A、B、D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速效化肥,其化学式为NH4NO3
(4)单质B的电子式为;用电子式表示D2A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X、Y、Z、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E的单质在Z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F和Z元素形成的化合物F3Z4具有磁性.X的单质在Z2中燃烧可生成XZ和XZ2两种气体.D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XZ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Ⅷ族,Y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N≡N,DZ的电子式为
(2)X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①④.
①原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金属晶体     ④分子晶体
(3)X、Y、Z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X、Y的氢化物沸点较低的是(写化学式):CH4;Y、Z的氢化物分子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写化学式)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稀硫酸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能使该反应的起始速率加快的是(  )
A.增大亚硫酸钠粉末的量
B.硫酸浓度增大一倍,用量减少到原来的$\frac{1}{2}$
C.硫酸浓度不变,用量增大一倍
D.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及铜的设备、回收利用进行了下列几方面的研究.
Ⅰ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Cu+4H++2NO3-=Cu2++2NO2↑+2H2O.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可以控制反应;②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检查丙装置是否漏气的方法是打开abc,用手捂住试管①,若两个烧杯中均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插入两烧杯中的导管内有倒吸的水柱形成,则气密性良好.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c,再打开弹簧夹ab,才能使CO2气体充满试管②.
(4)在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常看到生成的气体为浅红棕色,其原因是2NO+O2=2NO2(用方程式表示),为了能直接观察到生成气体的颜色,可在往稀硝酸中加入铜的同时,加入少量碳酸盐即可达到目的,那么加入碳酸盐的作用是碳酸盐与硝酸的反应速率快,生成的CO2排走了试管内的空气.
Ⅱ(1)铜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火法炼铜:Cu2S+O2$\frac{\underline{\;高温\;}}{\;}$2Cu+SO2
      湿法炼铜:CuSO4+Fe═FeSO4+Cu
      上述两种方法中,铜元素均被还原(填“氧化”还是“还原”)成铜单质.
(2)可用FeCl3溶液浸泡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制备CuCl2•2H2O,实验室模拟回收过程如下:

  加试剂1

①步骤3的目的是使溶液的pH升高到5,此时Fe3+浓度为4×10-11mol/L[Ksp(Fe(OH)3)=4×10-38],可选用的试剂1是CuO或Cu(OH)2(写出一种即可).
②欲实现反应Cu+H2SO4(aq)=CuSO4+H2↑,在你认为能实现该转化的装置中的括号内,标出电极材料(填“Cu”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 的NaCl溶液和稀H2SO4 各480mL.提供的试剂是:NaCl固体和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cm3)及蒸馏水.
(1)应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5.9g,应用10mL量筒量取H2SO45.4mL;
(2)配制两种溶液时都需要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稀释浓H2SO4时应注意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
(4)在配制上述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ABCDE(填序号)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再重新加水到刻度线
D、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F、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G、量筒量取浓H2SO4后没有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比它原子序数小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若有1molCl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填化学式).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