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产磷铵[(NH4)3P04]排放的废渣磷灰石[(Ca3(P04)2)]制取硫酸并联产水泥的
工艺流程如下:
(D操作a的名称 ,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在实验室中操作b包括____、冷却结晶。
(3)干燥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水泥常用做建筑材料,是利用了水泥的 性质。
(5)SO2的催化氧化反应为2SO2(g)十02(g) 2S03(g)。实验测得压强及温度对
S0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表(原料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SO2:7%、02:11%、N2:82%)。
①实际生产中,S0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在常压、400℃ —500℃ 条件下进行。采用常压的
主要原因是 ;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400℃ ) K(50o℃ )
(填“>”、“<”或“=” )。
②催化氧化时使用热交换器的原因是 。
(6)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0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03和酸雾。下列能
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试剂组是 。(填写相应字母)
a、NaOH溶液、酚酞试液 b、Na2C03溶液、酚酞试液
c、碘水、淀粉溶液 d、KMn04溶液、稀硫酸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蓄电池放电、充电时的反应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①放电时,Fe为正极,Ni2O3为负极 ②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2e-—→Fe+2OH- ③充电时,Ni(OH)2为阳极 ④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 mol有机物A(分子式为C6H10O4)经水解得1 mol B和2 mol C,C经分子内脱水得D,D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CH2—CH2,由此可知A为
( )。
A.HOOC(CH2)4COOH B.HOOC(CH2)3COOCH3
C.CH3COO(CH2)2COOCH3 D.CH3CH2OOC—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 时,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测得反应
后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0.05
B、将实验①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c(OHˉ )/c(A-)变大
C、实验①所得溶液
D、实验②所得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聚四氟乙烯的耐热性和化学性质的稳定性都超过了其他材料,号称“塑料王”。在工业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在方框内填写合适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点燃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种塑料可能是由 制成的。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塑料燃烧的产物。
若A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两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则在C瓶中 (“能”或“不能”)观察到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K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AgI>Ag2CrO4 B.AgCl>Ag2CrO4>AgI
C.Ag2CrO4>AgCl>AgI D.Ag2CrO4>AgI>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溶液
B.用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D.用酚酞试液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