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体内的葡萄糖被氧化为CO2的过程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C.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D.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 A.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C.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具备化学能,化学能来源于太阳能;
D.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解答 解:A.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故A错误;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故B错误;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植物死后,其尸体的一部分被腐生细菌或是真菌分解,剩下的植物的这些残骸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形成了煤炭.所以煤中储存的能量来源于植物,植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或光能),所以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故C正确;
D.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能量的转换形式,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能源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方法,试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X、Y、Z、R、W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Y的单质在放电条件下反应产生大气污染物,R基态原子的M能层上有3对成对电子,W核外有5个未成对电子.Y、Z分别形成氢化物Q和J,已知Q与J摩尔质量相等,Q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WY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氢化物与R的氢化物相遇,生成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ⅦB族.
(2)XY3-离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ZY42-中的一个Y原子被Z替换后形成Z2Y32-,则Z2Y32-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杂化.Z2Y32-在稀硫酸中的反应为S2O32-+2H+=S+SO2↑+H2O.
(3)已知:氢气、Z的固态单质、气态J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296.8 kJ/mol、562,.0 kJ/mol,则气态J分解生成固态Z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S(s)+H2(g)△H=+20.6 kJ/mol.
(4)在酸性溶液中,WY4-能被Q还原为W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2O2+6H+═2Mn2++5O2↑+8H2O.
(5)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e与x元素之间的元素分别是C和O,与w同周期的最外层仅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别是Cr和Cu,其中价电子数目最多的原子其电子排布图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NOx的处理是当今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氢气催化还原法.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2NO(g)+4H2(g)+O2(g)=N2(g)+4H2O(g)△H=-1148kJ.mol-1
2H2(g)+O2(g)=2H2O(g)△H=-484kJ.mol-1
则2NO(g)+2H2(g)=N2(g)+2H2O(g)?H=-664kJ?mol-1
(2)碱液吸收法.以KMnO4作氧化剂,用NaOH溶液吸收时,NO被氧化为NO2-.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MnO4-+2OH-=NO2-+MnO42-+H2O.将吸收液酸化后,所得HNO2可与尿素[CO(NH22]反应,生成两种无害气体,若处理过程中产生了3.36L(标准状况)气体,则转移电子0.3mol.
(3)酸液吸收法.NO被氧化后,吸收生成NO3-和NO2-.将NO与空气混合后通入HNO3溶液,测得尾气中NOx体积分数随$\frac{V(NO)}{V(空气)}$[设a=$\frac{V(NO)}{V(空气)}$]及硝酸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①实验测得,当a约为4:5时,尾气中NOx体积分数较小,其原因是此时,n(NO):n(NO2)=1:1,吸收后生成HNO2或n(NO):n(O2)=4:1,吸收后生成HNO2
 ②当a较小时,HNO3浓度增大至25%以上,尾气中NOx体积分数增大的原因是如果硝酸的浓度太大,硝酸本身会分解出NOx,从而使排放的NOx比例升高.
③吸收液可用电解法进一步处理,其原理如图2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2-+H2O-2e-=NO3-+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
C.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
D.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中,不溶于其浓溶液中,W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与W可以形成Na2W2化合物
B.Z与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两性氢氧化物
C.X与氢元素只能形成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D.WO2与XO2均为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共价化合物越稳定
B.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键能数据可以粗略预测反应热的大小
C.键角是确定多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形状)的重要参数
D.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长长短总是遵循:叁键<双键<单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物质结构图中,●代表原子序数从1到10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除形成共价键外的其他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如F2

(1)试写出四种图示所代表的化学式:ACH4,BHCN,CBF3,DCO(NH22
(2)将上述四种物质的液体呈细流流下,用带静电的玻璃棒靠近细流,细流发生偏转的是B(填“A”“B”“C”“D”).
(3)B分子中有2个δ键,2个π键.
(4)C分子中,中心原子杂化类型sp2其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e-=Cl-+
B.当外电路中有0.2mole-转移时,A极区增加的H+的个数为0.1NA
C.电流方向从B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A极
D.B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磁性氧化铁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进行铝热反应,现象很壮观.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血红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可能混有没反应完的磁性氧化铁外,还有一个原因是
熔融的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②若证明上述所得“铁块”中含有金属铝,可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填试剂名称),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