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离子在有关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溶液中:AlO2-、SO42-、Na+、HCO3-
B.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I-、K+、Cl-、Ba2+
C.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Fe2+、NH4+、SO42-、NO3-
D.c(H+)=c(OH-)的溶液:Fe3+、K+、Cl-、SO42-

分析 A.AlO2-促进HCO3-的电离;
B.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
C.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c(H+)=c(OH-)的溶液,显中性.

解答 解:A.AlO2-促进HCO3-的电离,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H+)=c(OH-)的溶液,显中性,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5)(6).
(1)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2)质量相等、密度相等的N2和C2H4
(3)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4)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
(5)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6)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4H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元素M是短周期元素,其常量存在于海水中,单质被誉为“国防金属”.
①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以M、Al为电极,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H)4]-
(2)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2CO(g)+SO2(g)$\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g)+S(l)△H
①已知:2CO(g)+O2(g)═2CO2(g)△H1=-566kJ•mol-1
S(l)+O2(g)═SO2(g)△H2=-296kJ•mol-1
则反应热△H=-270 kJ•mol-1
②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不同时,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260℃时Cr2O3(填“Fe2O3”、“NiO”或“Cr2O3”)作催化剂反应速率最快.Fe2O3和NiO作催化剂均能使SO2的转化率达到最高,不考虑价格因素,选择Fe2O3的主要优点是Fe2O3作催化剂时,在相对较低温度可获得较高SO2的转化率,从而节约大量能源.
③工业上还可用Na2SO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Na2SO3+SO2+H2O═2NaHSO3.某温度下用1.0mol•L-1 Na2SO3溶液吸收纯净的SO2,当溶液中c(SO${\;}_{3}^{2-}$)降至0.2mol•L-1时,吸收能力显著下降,应更换吸收剂.
Ⅰ.此时溶液中c(HSO${\;}_{3}^{-}$)约为1.6 mol•L-1
Ⅱ.此时溶液pH=6.(已知该温度下SO${\;}_{3}^{2-}$+H+?HSO${\;}_{3}^{-}$的平衡常数K=8.0×106,计算时SO2、H2SO3的浓度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

[注:Al(OH)3和Cu(OH)2 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
(1)滤渣A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
(2)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Al(OH)3和CuO;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uO+2Al2O3$\frac{\underline{\;高温\;}}{\;}$4CuAlO2+O2↑.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5%,理论上5.0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50.0mol CuAlO2,至少需要1.0mol•L-1的Al2(SO43溶液25.0L.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元素的单质为双原子分子,由于同位素的存在,其式量有2n-2、2n、2n+2三种(n为正整数),以下各值中肯定是该元素同位素质量数的是(  )
A.n-2B.nC.n-1D.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40%),H(6.67%),O(53.33%),如0.2mol该物质的质量为36g,则其分子式为C6H12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向150mL0.01mol/LBa(NO32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H2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为(  )
A.1B.2C.5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④;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⑤;属于混合物的是①;能导电的物质是①⑥.
①氨水  ②蔗糖  ③烧碱  ④NH3•H2O  ⑤CO2  ⑥铜
(2)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编号填入括号内.
①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②是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C
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    ④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
⑤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E
A、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B.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
C、NH4HCO3﹦NH3↑+H2O+CO2↑   D.CaO+CO2﹦CaCO3
E、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①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H2O(g)$\frac{\underline{\;高温\;}}{\;}$CO(g)+H2(g);
②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H=-393.5kJ•mol-1
H2(g)+$\frac{1}{2}$O2(g)═H2O(g);△H=-242.0kJ•mol-1
CO(g)+$\frac{1}{2}$O2═CO2(g);△H=-283.0kJ•mol-1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5kJ/mol.
(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 CO(g)和1mol 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 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甲同学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可以使煤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做出循环图,并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请分析: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乙(填“甲”或“乙”);判断的理由是甲同学忽略了煤转化为水煤气要吸收热量.
(3)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为燃料和煤直接燃烧相比有很多优点,请列举其中的两个优点减少污染、燃烧充分.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Mg(OH)2(s)=MgO(s)+H2O(g)△H1=+81.5kJ•mol-1
Al(OH)3(s)=$\frac{1}{2}$Al2O3(s)+$\frac{3}{2}$H2O(g)△H2=+87.7kJ•mol-1
①Mg(OH)2和Al(OH)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MgO、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
②等质量Mg(OH)2和Al(OH)3相比,阻燃效果较好的是Mg(OH)2,原因是等质量的Mg(OH)2比Al(OH)3吸热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