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 |
B. | 由C(石墨)→C(金刚石)△H=+1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
C. | 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1 | |
D. | 在101 kPa,298 K条件下,1 mol S和2 mol S的燃烧热相等 |
分析 A.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除反应生成水外,生成硫酸钡沉淀放热;
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判断;
C.氢气燃烧反应生成水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条件一定,燃烧热为定值,与物质的量无关.
解答 解:A.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除反应生成水外,生成硫酸钡沉淀放热1mol H2SO4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比中和热数值大,故A错误;
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L-1”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比石墨高,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正确;
C.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frac{1}{2}$O2(g)=H2O(l)△H=-285.8 KJ•mol-1,故C错误;
D.条件一定,燃烧热为定值,与物质的量无关,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的反应热和焓变的比较,中和热的分析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关键是物质能量的高低决定物质的稳定性,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25a}{288V}$mol•L-1 | B. | $\frac{125a}{72V}$mol•L-1 | ||
C. | $\frac{a}{2304V}$mol•L-1 | D. |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奎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莽草酸的大18 | |
B. | 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奎宁酸和莽草酸 | |
C. | 等物质的量的奎宁酸和莽草酸分别与足量Na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H2的体积比为4:5 | |
D. | 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名称 | 葡萄糖酸钙 | 葡萄糖酸 | 溴化钙 | 氯化钙 |
水中的溶解性 | 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 可溶 | 易溶 | 易溶 |
乙醇中的溶解性 | 微溶 | 微溶 | 可溶 | 可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入O2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 |
B. | 电池内部H+由正极渗过交换膜向负极移动 | |
C. | 甲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流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 |
D. | 注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l2O3、SiCl4均为共价化合物 | |
B. | 生产过程中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C. | 石英可用于制光导纤维,晶体Si常用做半导体材料 | |
D. | 黄铜矿冶炼铜时产生的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可用于冶炼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