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B. 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 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 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含有氯化钠的杂质)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称量。配制溶液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500 mL容量瓶 D.500 mL试剂瓶
(2)为了避免测定过程中样品部分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结果偏差,滴定时,用0.2000 mol/L的盐酸标准液来滴定待测溶液,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若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滴定结果是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体积 (mL) | 标准酸体积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第一次 | 10.00 | 0.40 | 20.50 |
第二次 | 10.00 | 4.10 | 24.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恒温、恒容下的反应 2A(g) + 2B(g)3C(g) + 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C
B.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B,同时消耗 0.5n mol D
C.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个数之比为5∶1
C.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每生成1个氧化产物转移6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以上空格均填写化学式)。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2)写出步骤③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
B. 该过程中,只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 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种实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 浓硫酸B. 饱和氯化钠溶液C. 浓氢氧化钠溶液D. 氢氧化钙悬浊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打开K1,关闭K2,可制取某些气体。
甲同学认为装置I可用于制取H2、NH3、O2,但装置Ⅱ只能收集H2、NH3,不能收集O2,其理由是_______。
乙同学认为在不改动装置Ⅱ仪器的前提下,进行适当改进,也可收集O2,你认为改进方法是:_____。
(2)打开K2,关闭K1,能比较一些物质的性质。
丙同学设计实验比较氧化性:KMnO4>Cl2>Br2。由A向B中加浓盐酸后一段时间,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_____;仪器D在该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