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水解的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B.用甘氨酸(H2NCH2COOH)和丙氨酸(CH3CHNH2COOH)混合缩合,最多可形成3种二肽
C.苯甲醛中混有苯甲酸,加入生石灰,再加热蒸馏
D.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若溶液褪色,证明有乙炔生成

分析 A.酯化反应时羧酸脱-OH,醇脱H;
B.氨基酸形成肽键原理为羧基提供-OH,氨基提供-H,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脱水结合形成二肽,既要考虑不同氨基酸分子间生成二肽,又要考虑同种氨基酸分子间形成二肽;
C.苯甲酸与CaO反应后,增大与苯甲醛的沸点差异;
D.生成的气体中有乙炔、硫化氢等,均与溴反应.

解答 解:A.酯化反应时羧酸脱-OH,醇脱H,则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水解的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故A错误;
B.当同种氨基酸脱水,生成2种二肽;当是异种氨基酸脱水:可以是甘氨酸脱去羟基,丙氨酸脱氢;也可以丙氨酸脱羟基,甘氨酸脱去氢,生成2种二肽,共4种,故B错误;
C.苯甲酸与CaO反应后,增大与苯甲醛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C正确;
D.生成的气体中有乙炔、硫化氢等,均与溴反应,若溶液褪色,不能证明有乙炔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物的鉴别及鉴别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硅与苛性钠反应:SiO2+2OH-═SiO32-+H2O
B.在NaCl溶液中滴入AgNO3试液:Ag++Cl-═AgCl↓
C.Cl2溶于水:Cl2+H2O═2H++Cl-+ClO-
D.用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
2
3
4
涉及到填写的物质写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1)写出②号形成的单质的电子式,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ClO4,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单质硬度最大的元素是C其氢化物结构式为
(4)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Al;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5)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形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属于离子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化学名词:乙酸乙脂、笨、油酯、坩埚
C.如图是某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是,则该物质是一种烃
D.聚乙烯的化学组成表示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阅读下列文字,填写文中带圈的数字后面的空白:
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c(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与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一)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①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②Cl-、SO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或SO42-影响更大)
(二)该同学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1)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2)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1中③反应速率加快,实验2中④反应速率减慢,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此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B.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C.铁粉与硝酸银溶液反应:Fe+3Ag+=Fe3++3Ag
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5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近年来,对“雾霾”的防护与治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
(1)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近几年有人提出利用选择性催化剂利用汽油中挥发出来的C3H6催化还原尾气中的NO气体,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C3H6+18NO=6CO2+6H2O+9N2
(2)我国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也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经研究发现将煤炭在O2/CO2的气氛下燃烧,发现能够降低燃煤时NO的排放,主要反应为:
2NO(g)+2CO(g)═N2(g)+2CO2(g)△H
若①N2(g)+O2(g)═2NO(g)△H1=+180.5kJ•mol-1
②CO(g)═C(s)+$\frac{1}{2}$O2(g)△H2=+110.5kJ•mol-1
③C (s)+O2(g)═CO2(g)△H3=-393.5kJ•mol-1
则△H=-746.5kJ•mol-1
(3)燃煤尾气中的SO2用NaOH溶液吸收形成NaHSO3溶液,在pH为4~7之间时电解,硫元素在铅阴极上被电解还原为Na2S2O4.Na2S2O4俗称保险粉,广泛应用于染料、印染、造纸、食品工业以及医学上.这种技术是最初的电化学脱硫技术之一.请写出该电解反应中阴极的电极方程式:2HSO3-+2H++2e-=S2O42-+2H2O
(4)SO2经过净化后与空气混合进行催化氧化后制取硫酸或者硫酸铵,其中SO2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若在T1℃、0.1MPa条件下,往一密闭容器通入SO2和O2(其中n(SO2):n(O2)=2:1),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与反应时间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S{O}_{3})}{{c}^{2}(S{O}_{2})c({O}_{2})}$
②图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为45%
③计算SO2催化氧化反应在图中B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24300(MPa)-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④若在T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T1<T2(填“>”、“<”、“=”);其中C点的正反应速率vc(正)与A点的逆反应速率vA(逆)的大小关系为vc(正)>vA(逆) (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02.已知:①ClO2为黄绿色气体,极易溶于水,熔点-59C,沸点11℃,具有强氧化性.
②ClO2易爆炸,若用“惰性气体”等稀释时,爆炸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③装置A中发生反应:H2C2O4+H2SO4+2KC1O3═K2SO4+2CO2↑+2ClO2↑+2H2O
④HClO2是强酸.
(1)A装置中电动搅拌棒的作用是反应时搅拌,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B装置需放在冰水中,原因是使ClO2 冷凝,便于分离收集.
(3)用H2C2O4、稀硫酸和KClO3制备ClO2的最大优点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稀释ClO2,大大降低了爆炸的可能性.
(4)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
量,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V1mL ClO2溶液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用稀硫酸调节Cl02溶液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指示剂,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03溶液V2mL.
(已知2ClO2+8H++10I-=2Cl-+5I2+4H2O,2S2O32-+I2=2I-+S4O62-
①配制100mL cmol-L-lNa2S203标准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
②原溶液中ClO2的含量为$\frac{13.5c{V}_{2}}{{V}_{1}}$  g/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5)工业上生产ClO2和NaCIO2的工艺流程如图:

①反应器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ClO3+3H2SO4(浓)=HClO4+2ClO2↑+3NaHSO4+H2O.
②反应器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SO2+4OH-=2ClO2-+SO42-+2H2O.
③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反应器Ⅱ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连续测定反应器Ⅱ内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甲、乙、丙均为化合物,其中甲为淡黄色的固体,乙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液体,丙为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它们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已知D为黄绿色气体,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为Na2O2(填化学式).
(2)1mol乙和足量甲反应可生成0.5mol B物质;1mol丙和足量甲反应可生成0.5mol B物质.
(3)D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其褪色原因是溶于水生成HClO,HClO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而使布条褪色.
(4)丙与溶液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aClO+H2O=NaHCO3+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