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1)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
1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①将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②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③如果反应中转移0.2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0.12mol.
(2)在弱酸性条件下,向FeSO4溶液中加入KMnO4溶液可得到一种有特殊颜色的难溶性碱及一种难溶性氧化物,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3Fe2++7H2O+MnO4-═MnO2+3Fe(OH)3↓+5H+
(3)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氧化性:Br2>Fe3+>I2
①原混合液中n(FeBr2)=3mol;
②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③a值等于6.
④当通入2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I2+2Fe3++4Cl-

分析 (1)①该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由+5价、-1价变为0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②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③生成3molI2转移5mol电子,转移0.2mol电子生成n(I2)=$\frac{0.2mol}{5}×3$;
(2)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锰、氢氧化铁和氢离子;
(3)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根据还原性强弱知,离子反应先后顺序是I-、Fe2+、Br-,根据图及离子反应先后顺序知,I的反应为2I-+Cl2=2Cl-+I2、II的反应为2Fe2++Cl2=2Cl-+2Fe3+、III的反应为2Br-+Cl2=2Cl-+Br2
I-完全反应需要1molCl2,根据2 I-+Cl2=2Cl-+I2知1mol氯气需要2molI-,根据I原子守恒得n(FeI2)=$\frac{1}{2}$n( I-)=$\frac{1}{2}$×2mol=1mol,FeI2中n(Fe2+)=n(FeI2)=1mol;
根据II中2Fe2++Cl2=2Cl-+2Fe3+知,2mol氯气氧化亚铁离子需要4mol亚铁离子,则n(FeBr2)=4mol-1mol=3mol,则n(Br-)=2n(FeBr2)=2×3mol=6mol,根据2Br-+Cl2=2Cl-+Br2知,Br-离子完全反应需要3mol氯气.

解答 解:(1)①该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由+5价、-1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5,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故答案为:1;5;3;3;3;3;
②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以碘酸钾是氧化剂、KI是还原剂,根据方程式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故答案为:1:5;
③生成3molI2转移5mol电子,转移0.2mol电子生成n(I2)=$\frac{0.2mol}{5}×3$=0.12mol,故答案为:0.12 mol;
(2)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锰、氢氧化铁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3Fe2++7H2O+MnO4-═MnO2+3Fe(OH)3↓+5H+
故答案为:3Fe2++7H2O+MnO4-═MnO2+3Fe(OH)3↓+5H+
(3)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根据还原性强弱知,离子反应先后顺序是I-、Fe2+、Br-,根据图及离子反应先后顺序知,I的反应为2I-+Cl2=2Cl-+I2、II的反应为2Fe2++Cl2=2Cl-+2Fe3+、III的反应为2Br-+Cl2=2Cl-+Br2
I-完全反应需要1molCl2,根据2 I-+Cl2=2Cl-+I2知1mol氯气需要2molI-,根据I原子守恒得n(FeI2)=$\frac{1}{2}$n( I-)=$\frac{1}{2}$×2mol=1mol,FeI2中n(Fe2+)=n(FeI2)=1mol;
根据II中2Fe2++Cl2=2Cl-+2Fe3+知,2mol氯气氧化亚铁离子需要4mol亚铁离子,则n(FeBr2)=4mol-1mol=3mol,则n(Br-)=2n(FeBr2)=2×3mol=6mol,根据2Br-+Cl2=2Cl-+Br2知,Br-完全反应需要3mol氯气.
①通过以上分析知,n(FeBr2)=3mol,故答案为:3;
②根据以上分析知,n(Fe2+):n(I-):n(Br-)=4mol:2mol:6mol=2:1:3,故答案为:2:1:3;
③溴离子完全反应需要3mol氯气,则a=3+3=6,故答案为:6;
④当通入2mol Cl2时,有1mo氯气和碘离子反应,有1mol氯气和亚铁离子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Fe2++2I-+2Cl2═I2+2 Fe3++4Cl-
故答案为:2Fe2++2I-+2Cl2═I2+2 Fe3++4Cl-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离子反应先后顺序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图中每一阶段发生的反应,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配制50mL 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填序号)②⑤;
(2)其中确定50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填名称)50mL容量瓶;
(3)如果用上述操作所配制的KMnO4溶液与未知浓度的草酸溶液进行实验,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10CO2+8H2O,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所测得草酸溶液的浓度将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mol/L HCl溶液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再往溶液里加入1mol/L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HCl溶液的体积为80mLB.a的取值范围为0≤a<50
C.当a值为30时,b值为0.01D.$\frac{n(Mg)}{n(Al)}$的最大值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2OH-+H++SO42-+NH4+═BaSO4↓+NH3•H2O+H2O
B.在100 mL浓度为1 mol•L-1的 Fe(NO33的溶液中通入足量SO2:2Fe3++SO2+2H2O═2Fe2++SO42-+4H+
C.硫化钠的水解:S2-+H2O?HS-+OH-
D.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B.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它分散系却没有
C.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
D.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按时间先后依次是:道尔顿、卢瑟福、汤姆生、玻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定条件下,分别以KMnO4、KClO3、H2O2、HgO(HgO分解产生O2)为原料制取O2.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时,四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  )
A.1:1:1:1B.2:2:1:2C.1:3:1:1D.4: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现有A、B、C、D、E、F、G、H八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A的最低负价和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且A2常温下为气态,B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与E可形成EC2和EC3两种物质,D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F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白色颜料,G是前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E和H的质子数之和等于F和G的质子数之和.回答下列问题:
(1)G的价电子排布图,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ⅣA族
(2)DA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其电子式为Na+[:H]-
(3)比较C、D、E的常见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S2->O2->Na+(由大及小)
(4)F可与卤素元素单质反应生成FX4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可发生水解反应,试写出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X4+(x+2)H2O=TiO2.xH2O+4HX
(5)向含G元素的某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解释其原因存在Cr2O72-+H2O?2CrO42-+2H+,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橙黄色
(6)E、H形成某种晶体的晶胞与金刚石晶胞相似.
①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浓溶液与H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2SO4(浓)$\frac{\underline{\;\;△\;\;}}{\;}$Zn2++SO2↑+SO42-+2H2O
②设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E原子与最近的H原子距离为b pm,则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表示为$\frac{4×97}{(\frac{4\sqrt{3}}{3}b×1{0}^{-10})^{3}×a}$(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H2O+2Cl-$\frac{\underline{\;电解\;}}{\;}$-H2↑+Cl2↑+2OH-
B.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0+SO2=2NH4++SO32-+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A、B、C、D、E、F六种元素,已知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10倍;A、B、D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A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D和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和E是相邻两种元素.
(1)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占用了8 个原子轨道;F元素的名称:氯
(2)A和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较强的是H2CO3;(填化学式)
(3)A、B、C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nA:nB:nC=1:3:2的化合物,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2-+H2O?HCO3-+OH-        
(4)B、C、D三种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填元素符号),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填离子符号).短周期元素M与D元素位于不同主族,但由于二者的电负性相近,导致某些性质相似.将M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C的氢氧化物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eO+2OH-=Be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