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R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W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前者强
C.X和Z形成的化合物能溶于NaOH溶液
D.Y和X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可能为1:1

分析 短周期元素中,X、W均有-2价,位于ⅥA族,而X只有-2价,W有+6价,则X为O元素,W为S元素;Y有+1价,处于IA族,原子序数大于氧,故Y为Na,Z有+3价,没有负价,原子序数大于Na,则Z为Al,R有+7、-1价,则R为Cl,结合元素化合物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 解: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Al>O,故A错误;
B.如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则无法比较酸性强弱,故B错误;
C.X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能溶于NaOH溶液,故C正确;
D.Y和X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中等,答题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结合原子序数进行推断,首先审题中要抓住“短周期元素”几个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常温下,0.1mol/L的H2C2O4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HC2O4-?H++C2O42-,K=1×10-4.3
B.将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Na2C2O4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3
C.常温下HF的KB=1×10--3.45,将少量H2C2O4溶液加入到足量NaF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2C2O4+F-=HF+HC2O4-
D.在0.1mol/LNaHC2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C2O4-)>c(C2O4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实验室用间二硝基苯通过催化加氢制备间硝基苯胺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将1g的RuNiAlC合金粉末分批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17%的NaOH溶液,在90℃保温1h,反应制得催化剂,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溶液pH=7,再用四氢呋喃洗涤,存于四氢呋喃中备用.
步骤2:用丙酮将催化剂转移到如图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间二硝基苯,密封,用N2置换釜内空气,用H2置换釜内N2.在60℃~70℃,3MPa下搅拌反应105min.
步骤3:进行适当的操作,在H2保护下从高压釜中取出产品.
(1)步骤1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17%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合金中的Al(填化学式);用四氢呋喃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催化剂中的水.
(2)步骤2中高压反应釜的磁力搅拌的作用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先用N2置换釜内空气,后用H2置换釜内N2,而不直接用H2置换釜内空气的原因是防止直接通入H2时发生爆炸.
(3)在60℃~70℃时原料的利用率为89.2%,而温度高于70℃时,原料的利用率开始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温度高于70℃时H2和丙酮发生加成反应.
(4)步骤3中进行适当的操作为将高压釜冷却至室温,放掉残余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6的NaHSO4溶液:c(Na+)+c(H+)=2c(SO42-)+c(OH-
B.0.1 mol/L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c(H+)与c(OH-)的乘积不变
C.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ClO两种溶液的c(Na+):①<②
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的提纯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蒸馏B.渗析C.过滤D.洗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6年12月,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空气污染升为6级空气污染,属于重度污染.汽车尾气、燃煤废气、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都是雾霾形成的原因.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stackrel{催化剂}{?}$    N2(g)+2CO2(g)△H<0,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CD.
A.在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CO2的同时消耗了1mol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②在t2时刻,将容器的容积迅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之后不再改变条件.请在图中补充画出从t2到t4时刻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③若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有增大压强或向容器中充入CO气体.(任写1个)
(2)改变煤的利用方式可减少环境污染,通常可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得到水煤气,其反应为C(s)+H2O(g)?CO(g)+H2(g)△HZZ=+131.3kJ•mol-1
①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②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可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吸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S=HCO3-+HS-.(已知:H2S:Ka1=9.1×10-8;Ka2=1.1×10-12.H2CO3:Ka1=4.3×10-7;Ka2=5.6×10-11.)
(3)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H2OH2CO
1650421.62.46
2900210.41.63
3900abcdt
①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a、b必须满足的关系是a<b.
②若在900℃时,另做一组实验,在此容器中加入10molCO、5molH2O、2molCO2、5molH2,则此时V<V(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式为C6H6O6
B.乌头酸含有三种官能团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含l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水在人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能调节人体体温B.水在人体内分解会放出热量
C.水是人体内进行生化反应的介质D.水在人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新化合物,它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两种碱性物质,其中一种A可以发生下列转化关系,(A、B、C、D为中学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A$\stackrel{+O_{2}}{→}$B$\stackrel{+O_{2}}{→}$C$\stackrel{+H_{2}O}{→}$D
(1)Na3N中N的化合价为-3;
(2)写出Na3N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3N+3H2O=3NaOH+NH3↑;
(3)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3NO2+H2O═2H++2NO3-+NO或SO3+H2O═2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