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已知水的摩尔质量M=18×10-3kg/mol,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mol水中含有6.0×1023个水分子,试估算水分子的质量和直径(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分析 水的摩尔质量M=18×10-3kg/mol,1mol水中含有6.0×1023个水分子,1mol水的质量为18g,1mol水分子个数为6.0×1023,水分子的质量=$\frac{M({H}_{2}O)}{{N}_{A}}$;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1mL水的质量为1.0g,1mL水的物质的量=$\frac{1.0g}{18g/mol}$=$\frac{1}{18}$mol,水分子个数=$\frac{1}{18}$NA,则一个水分子体积=$\frac{1c{m}^{3}}{\frac{1}{18}{N}_{A}}$=$\frac{18}{{N}_{A}}$cm3,再结合球的体积计算分子直径.

解答 解:水的摩尔质量M=18×10-3kg/mol,1mol水中含有6.0×1023个水分子,1mol水的质量为18g,1mol水分子个数为6.0×1023,水分子的质量=$\frac{M({H}_{2}O)}{{N}_{A}}$=$\frac{18g/mol}{6.02×1{0}^{23}/mol}$=3.0×10-23g;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1mL水的质量为1.0g,1mL水的物质的量=$\frac{1.0g}{18g/mol}$=$\frac{1}{18}$mol,水分子个数=$\frac{1}{18}$NA,则一个水分子体积=$\frac{1c{m}^{3}}{\frac{1}{18}{N}_{A}}$=$\frac{18}{{N}_{A}}$cm3=$\frac{4}{3}$π($\frac{D}{2}$)3,水分子直径=1.8×10-7 cm,
答:水分子的质量和直径分别为3.0×10-23g和1.8×10-7 cm.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单位换算是解本题关键,计算量较大,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一些中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产物省略),其中A和B常温下都是气体,且水溶液都有漂白性; F、M、N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其中M和N不溶于稀硝酸;C和D是两种常见的强酸;I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SO2+Cl2+2H2O=H2SO4+2HCl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3)F很不稳定,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保存 E溶液时应加入少量铁粉防止其被氧化.
(4)在①②③④⑤⑥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⑥(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铝箔包着4.6g金属钠,放入足量水中,放出的H2体积(标准状况)是(  )
A.等于4.48LB.小于2.24LC.大于2.24LD.等于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自1913年工业合成氨投产以来,合成氨工业不断发展,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在工业上可进行连续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
N2(g)+3H2(g)?2NH3(g)△H=-92.4kJ/mol
2H2(g)+O2(g)═2H2O(g)△H=-483.6kJ/mol
写出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4NH3(g)+5O2(g)═4NO(g)+6H2O(g)△H=-905.0kJ/mol.
(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塔中氮气和氢气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反应为:N2+3H2?2NH3,氨气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10min时采取的措施是移去部分氨气,点A的平衡常数K=(填“<”、“>”或“=”)B点的平衡常数.
(3)在一定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
t/K298398498
K4.1×106K1K2
①比较K1、K2的大小:K1>K2(填“>”、“=”或“<”).
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C(填序号).
A.2v(H2)(正)=3v(NH3)            B.v(N2)=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下,将6.4mol H2和2.4molN2混合于一个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3min末时反应恰好达平衡,此时生成了1.6mol NH3.计算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0.4(L/mo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两种溶液中的c(Na+):②>①
B.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C.
图表示用0.1 mol/L CH3COOH溶液滴定20 mL 0.1mol/L 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则pH=7时:c(Na+)>c(CH3COO-)>c(OH-)=c(H+
D.上图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c(OH-)=c(H+)+c(CH3COO-)+2c(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一种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总质量增加8.4g,该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
A.乙烯和乙烷B.乙烷和丙烯C.甲烷和乙烯D.丙烯和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现有下列有机物:a.乙烷 b.乙烯 c.苯 d.乙醇 e.乙酸 f.CH2═CH-COOH g.聚乙烯 h.CH2OH(CHOH)4CHO i.乙酸乙酯 j.淀粉 k.油脂
①能与Na和NaOH溶液都反应的是wf.
②分子内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有bc.
③常温下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有bf.
④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有defh.
⑤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efh.
⑥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ijk.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OH)COOH,这种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中和反应、缩聚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H2O(g).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
(1)半水煤气含有少量硫化氢.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硝酸铅(或硫酸铜)溶液中(填写试剂名称),出现黑色沉淀,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
(2)半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变换:CO+H2O$→_{△}^{Cu}$CO2+H2,若半水煤气中V(H2):V(CO):V(N2)=38:28:22,经CO变换后的气体中:V(H2):V(N2)=3:1.
(3)碱液吸收法是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已知:
Na2CO3K2CO3
20℃碱液最高浓度(mol/L)2.08.0
碱的价格(元/kg)1.259.80
若选择Na2CO3碱液作吸收液,其优点是价廉;缺点是吸收CO2能力差.如果选择K2CO3碱液作吸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成本?碱液循环使用写出这种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KHCO3$\frac{\underline{\;\;△\;\;}}{\;}$K2CO3+CO2↑+H2O
(4)以下是测定半水煤气中H2以及CO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取一定体积(标准状况)的半水煤气,经过下列实验步骤测定其中H2以及CO的体积分数.

①选用合适的无机试剂分别填入Ⅰ、Ⅰ、Ⅳ、Ⅴ方框中.
②该实验方案中,步骤IV(选填“Ⅳ”或“Ⅴ”)可以确定半水煤气中H2的体积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现有下列各化合物:
  
①上述各组化合物属于同系物的是BE,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DF(填入编号).
②上述化合物中的含氧官能团是(写名称 )醛基、羰基、羧基、羟基;
根据官能团的特点可将C中两化合物划分为酚类和醇类.
③已知烯烃与臭氧反应的氧化产物有如下对应关系:RCH$\frac{\underline{\;氧化成\;}}{\;}$RCHO,
$\frac{\underline{\;氧化成\;}}{\;}$(R、R′可表示烃基或官能团),若将A中两化合物看作是某单烯烃被臭氧氧化生成的,则该单烯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C(CH3)CH2CH3
(2)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反式脂肪酸预警报告”,报告称: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顺反两种脂肪酸的结构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A”、“B”结构能表示“反式脂肪酸”的是B(填“A”或“B”)
②上述顺(反)式脂肪酸都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关系为C.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同一种物质     D.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