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①纯碱为工业和生活中常用的原料,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原因为存在化学平衡:CO32-+H2O?H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frac{c(HC{{O}_{3}}^{-})×c(O{H}^{-})}{c(C{{O}_{3}}^{2-})}$.
②已知室温下,碳酸的电离常数K1=4.4×10-7,K2=4.7×10-11.NaHCO3水溶液显碱性,原因: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水解平衡常数Kh=$\frac{{K}_{W}}{{K}_{1}}$=$\frac{1{0}^{-14}}{4×1{0}^{-7}}$mol/L=2.5×10-8 mol/L,大于碳酸的电离常数K2=4.7×10-11(用K 定量解释).
③在NaHCO3溶液中继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至溶液中n(HCO3-):n(H2CO3)=4.4时溶液可以达中性.

分析 ①碳酸钠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根据方程式书写平衡常数,水不写入平衡常数中;
②计算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水解平衡常数与电离常数,比较二者的大小;
③溶液为中性,则c(H+)=10-7mol/L,根据K=$\frac{c(HC{{O}_{3}}^{-})×c({H}^{+})}{c({H}_{2}C{O}_{3})}$计算.

解答 解:①碳酸钠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其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frac{c(HC{{O}_{3}}^{-})×c(O{H}^{-})}{c(C{{O}_{3}}^{2-})}$;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K=$\frac{c(HC{{O}_{3}}^{-})×c(O{H}^{-})}{c(C{{O}_{3}}^{2-})}$;
②碳酸氢钠溶液中,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则水解平衡常数Kh=$\frac{{K}_{W}}{{K}_{1}}$=$\frac{1{0}^{-14}}{4×1{0}^{-7}}$mol/L=2.5×10-8 mol/L,HCO3-的电离常数K2=4.7×10-11,水解常数大于电离常数,所以溶液中以水解为主,因此溶液显碱性;
故答案为: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水解平衡常数Kh=$\frac{{K}_{W}}{{K}_{1}}$=$\frac{1{0}^{-14}}{4×1{0}^{-7}}$mol/L=2.5×10-8 mol/L,大于碳酸的电离常数K2=4.7×10-11
③溶液为中性,则c(H+)=10-7mol/L,K=$\frac{c(HC{{O}_{3}}^{-})×c({H}^{+})}{c({H}_{2}C{O}_{3})}$=4.4×10-7,则$\frac{c(HC{{O}_{3}}^{-})}{c({H}_{2}C{O}_{3})}$=4.4;
故答案为:4.4.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盐的水解、水解常数的计算、电离常数的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计算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制得Fe(OH)3胶体
B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
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
I3-?I2+I-
C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一定产生了乙烯
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溶液褪色CaCl2溶液有酸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C(s)+2NO(g)?N2(g)+CO2(g). T℃时.某研究小组向一恒容真空容器中充入NO和足量的碳单质,恒温条件下测得不同时间各物质的浓度如表.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N2CO2
01.0000
100.580.210.21
200.400.300.30
300.400.300.30
350.320.340.15
(1)0~10min以V(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2mol/(L•min).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平衡时的NO转化率为60%.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6.
(4)30~35min改变的实验条件是分离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肉桂醛F()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按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

请回答:
(1)D的结构简式为,检验其中官能团的试剂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
(2)反应①~⑥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①⑤(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在实验室里鉴定分子中的氯元素时,是将其中的氯元素转化为AgCl白色沉淀来进行的,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BCDA(请用序号填写).
A.滴加AgNO3溶液   B.加NaOH溶液   C.加热   D.用稀硝酸酸化
(5)下列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ab(填字母).
a.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mol E最多能与3mol氢气反应
d.核磁共振氢谱中有6组峰
(6)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三种任写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问题和评价均正确的是(  )
选项问题评价
A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Ag+4H++NO3-=Ag++NO↑+2H2O
错误,物质拆分错误
B离子组 Na+、K+、HCO3-、OH-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发生反应:
HCO3-+OH-=H2O+CO2
C反应:
Cu2+(aq)+MnS(s)?CuS(s)+Mn2+(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K}_{sp}(MnS)}{{K}_{sp}(CuS)}$
D在硫酸氢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离子键被破坏没有共价键被破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焰色反应呈黄色.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元素Y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反应
B.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W>rQ
C.工业上常用电解的方法制备X、Y的单质
D.元素Q和Z能形成QZ2型的共价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Fe(NO32加热分解反应为Fe(NO32--Fe2O3+NO2↑+O2↑(未配平),Hg(NO32加热分解反应为Hg(NO32--Hg+NO2↑+O2↑(未配平).将Fe(NO32与Hg(NO32的混合物加热后,放出的气体通过排水法收集时得不到气体,由此可知混合物中Fe(NO32 与Hg(NO32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B.2:1C.1:2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分离苯和己烷--分液
B.NO(NO2)--通过水洗、干燥后,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C.乙烷(乙烯)--让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乙醇(乙酸)--加足量NaOH溶液,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元素R在自然界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它们的含量相近,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关于R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R不是主族元素B.R是第六周期元素
C.R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R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