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CO是现代化工生产的基础原料,下列有关问题都和CO的使用有关.
(1)人们利用CO能与金属镍反应,生成四羰基镍,然后将四羰基镍分解从而实现镍的提纯,最后可以得到纯度达99.9%的高纯镍.具体反应为:Ni(s)+4CO(g)$?_{180~200℃}^{50~80℃}$Ni(CO)4(g),该正反应的△H< 0(选填“>”或“=”或“<”).
(2)工业上可利用CO2(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
2CO2(g)+6H2(g)?CH3CH2OH(g)+3H2O(l)△H
已知反应 I:2CO(g)+4H2(g)?CH3CH2OH(g)+H2O(g)△H1
反应 II:H2O(l)?H2O(g)△H2
反应 III:CO(g)+H2O(g)?CO2(g)+H2(g)△H3
则:△H与△H1、△H2、△H3之间的关系是:△H=△H1-3△H2-2△H3
(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
下列选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有CE.
A.2v(H2)=v(CO)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CH3的生成速率
C.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4)工业可采用CO与H2反应合成再生能源甲醇,反应:CO(g)+2H2(g)?CH3OH(g)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和20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合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KA=KB>KC
③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2L.
④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2所示,实际生产时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在250°C、1.3x104kPa左右,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且增大生成成本,得不偿失.

分析 (1)由反应条件可知,低温有利于向正反应进行,高温有利于向逆反应进行,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据此判断;
(2)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乘以相应的数值进行加减,来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数值进行加减;
(3)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4)①由图1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平衡常数与压强无关,只与温度有关,结合平衡移动判断;
③A、B两点温度相等,压强不同,平衡常数相同,利用三段式计算A、B两点平衡时各组分物质的量,根据A点各物质的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再根据平衡常数计算B点体积;
④由图3可知,在250°C、1.3x104kPa左右,时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且增大成本.

解答 解:(1)由反应条件可知,低温有利于向正反应进行,高温有利于向逆反应进行,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故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故答案为:<;
(2)已知:①2CO(g)+4H2(g)?CH3CH2OH(g)+H2O(g)△H1
②H2O(1)═H2O(g)△H2
③CO(g)+H2O(g)?CO2(g)+H2(g)△H3
根据盖斯定律,则①-②×3-③×2得2CO2(g)+6H2(g)?CH3CH2OH(g)+3H2O,则:△H=△H1-3△H2-2△H3
故答案为:△H=△H1-3△H2-2△H3
(3)A.2v(H2)=v (CO)中未指明正逆速率,不能说明得到平衡,故A错误;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CH3的生成速率,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
C.容器体积不变,随反应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
D.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得到平衡,故D错误;
E.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E正确,
故答案为:CE;
(4)①由图1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②平衡常数与压强无关,只与温度有关,A、B温度相等,则Ka=Kb,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故Kb>Kc,故Ka=Kb>Kc
故答案为:Ka=Kb>Kc
③A、B两点温度相等,压强不同,平衡常数相同,
对应A点,CO转化率为0.5,参加反应CO为10mol×0.5=5mol,
          CO(g)+2H2(g)?CH3OH(g)
开始(mol):10     20        0
转化(mol):5      10        5
平衡(mol):5      10        5
故T1温度下,平衡常数K=$\frac{\frac{5}{10}}{\frac{5}{10}×(\frac{10}{10})^{2}}$=1
对应B点,CO转化率为0.8,参加反应CO为10mol×0.8=8mol,
          CO(g)+2H2(g)?CH3OH(g)
开始(mol):10     20         0
转化(mol):8      16         8
平衡(mol):2      4          8
设平衡时的体积为VL,则 $\frac{\frac{8}{V}}{\frac{2}{V}×(\frac{4}{V})^{2}}$=1,解得V=2
故答案为:2;
④由图3可知,在250°C、1.3x104kPa左右,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且增大生成成本,得不偿失,故选择250°C、1.3x104kPa左右,
故答案为:在250°C、1.3x104kPa左右,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且增大生成成本,得不偿失.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有关计算、化学平衡图象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反应热计算,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掌握三段式计算方法,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B.CO2与Ba(NO32溶液不反应,SO2与Ba(NO32溶液也不反应
C.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图.下列有关该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子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
C.该电池中的电极b是正极D.在电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氢氧化钙和钨酸钙(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钨冶炼工艺中,将氢氧化钙加入钨酸钠碱性溶液中得到钨酸钙,发生反应
Ⅰ:WO42-(aq)+Ca(OH)2(s)?CaWO4(s)+2OH-(aq).
(1)如图为不同温度下Ca(OH)2、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①计算T1时KSP(CaWO4)=1×10-10
②T1< T2(填“>”“=”或“<”).
(2)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理论值如表:
温度/℃255090100
K79.96208.06222.88258.05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2}(O{H}^{-})}{c(W{{O}_{4}}^{2-})}$.
②该反应的△H>0(填“>”“=”或“<”).
(3)常温下向较浓AlCl3的溶液中不断通入HCl气体,可析出大量AlCl3•6H2O晶体,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析出晶体的原因:AlCl3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AlCl3•6H2O(s)═Al3+(aq)+3Cl-(aq)+6H2O(l),通入HCl气体使溶液中c(Cl-)增大,平衡向析出固体的方向移动从而析出AlCl3•6H2O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m mol气体A和n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frac{1}{3}$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frac{1}{2}$,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frac{m}{3}$mol,有m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min内,vA=$\frac{m}{8}$mol/(min•L),
(2)化学方程式中,y=2、q=6.
(3)反应平衡时,D为1.5m mol,则B的转化率为$\frac{0.5m}{n}$×100%.
(4)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3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体积变大,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01×1023个CCl4所占的体积约为11.2 L
B.80 g NH4NO3晶体中约含有NH4+ 6.02×1023
C.3.9 gNa2O2吸收足量的CO2时转移的电子数约是3.01×1022
D.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约为1.806×10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室温下将100ml  0.01mol/L的Ba(OH)2溶液与100ml  0.01mol/L的NaHSO4溶液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pH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   C.蒸发结晶法   D.分液法  E.渗析法  F.蒸馏法   G.过滤法
(1)G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C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固体;
(3)D分离水和煤油的混合物;
(4)A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
(5)F分离水和酒精;
(6)E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有相同的颜色
C.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D.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