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如图,电解质溶液是NaCl的水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d极附近有黄绿色气体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电源的正极
B.电子流动的方向:d→b
C.c极发生氧化反应
D.如果将c、d两电极互换,则c上也会生成黄绿色气体

分析 电解质溶液是NaCl的水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d极附近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则产生氯气,该电极是阳极,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回答即可.

解答 解:电解质溶液是NaCl的水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d极附近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所以d是阳极,b是正极,a是负极,c是阴极;
A、a是电源的负极,故A错误;
B、电子从阳极沿着导线流向阴极,即从d→b→a→c,故B正确;
C、c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通电一段时间后,氯离子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如果将c、d两电极互换,则c是阳极,该电极上可能是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注意教材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为电池的正极
B.正极反应为Ag++e-=Ag
C.该电池一定不能被MgCl2溶液激活
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氯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实验室可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反应原理: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1)若制得标准状况下11.2L Cl2,则被氧化的HCl为1mol.
(2)多余的氯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工业上也可用MnSO4溶液吸收氯气,获得Mn2O3,Mn2O3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印染工业等领域.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2++Cl2+3H2O═Mn2O3+6H++2Cl-
(3)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矿,其主要成分是MnO2.1991年由Allen等人研究,用硫酸淋洗后使用不同的方法可制备纯净的MnO2,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I中,试剂甲必须具有的性质是b(填序号).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
②步骤Ⅲ中,以NaClO3为氧化剂,当生成0.050mol MnO2时,消耗0.10mol•L-1的NaClO3溶液200m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5 Mn2++4H2O=5MnO2+Cl2↑+8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H2、O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A处,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7:2 或4:5;此比例的H2和O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8.67g/mol或18.67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学生实验兴趣小组拟用图1装置气体排液法来完成“NaHCO3和NaCl混合物中NaHCO3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已知:Na2CO3+CO2+H2O=2NaHCO3,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是a、b、c、d(用接口字母填写).
(2)甲同学认为上述方法误差较大,提出如下改进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有ABD.(填序号)
A.在装置②中水面上滴加少量植物油
B.在装置①中稀盐酸换成稀硫酸,装置②中水换成饱和NaHCO3溶液
C.在装置②中水换成饱和Na2CO3溶液
D.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3)乙同学认为在装置②③之间的导管内会积存水,使测定结果不准,从而改用图2装置.假定滴定管(用于准确测定滴加液体体积的仪器,其中0刻度在最上面,刻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大)起始读数为V1mL,终了读数为V2mL,而注射器测定排出的气体为V3mL(标准状况下),混合物样品质量为m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84({V}_{3}+{V}_{1}-{V}_{2})}{22400m}$×100%(用含V1、V2、V3、m的式子表示).
(4)丙同学改用图3装置,通过测定烧杯中NaOH溶液的增重来确定样品中NaHCO3的含量.你认为乙、丙两同学的方案中,谁的方案更合理乙同学,理由是:丙同学的方案中,生成的CO2没有全被NaOH溶液吸收,混有HCl气体,使测定的气体质量不准确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膳食就是各食物都要吃
B.摄入食物中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的需要的保持平衡才是合理的膳食结构
C.淀粉、油脂、蛋白质为人体提供热能,所以只要这三种摄入量足够就可
D.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Ca2+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燃料.甲醇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实验测得:32g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726.4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8kJ•mol-1
(2)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2CH3OH+3O2+4KOH$?_{充电}^{放电}$ K2CO3+6H2O

①A(石墨)电极的名称是阳极.
②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3OH+8OH--6e-=CO32-+6H2O.
③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frac{\underline{\;电解\;}}{\;}$4Ag+O2↑+4HNO3
④当电路中通过0.01mol电子时,丙池溶液的C(H+)=0.1mol/L(忽略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3)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发生反应2H2(g)+CO(g)?CH3OH(g).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bcd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c.CO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甲醇的浓度保持不变
e.v(H2)=v(CH3OH)            f.v(CO)=v(CH3OH)
②要提高反应2H2(g)+CO(g)?CH3OH(g)中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f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       e.加入惰性气体      f.分离出甲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NaHCO3;②NH4HCO3;③BaSO4;④HF;⑤C2H5OH;⑥Al;⑦食盐水;⑧CH3COOH;⑨HCl;⑩NaOH.
(1)其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⑤(填序号,下同),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②⑥.
(2)NaHCO3溶液显碱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表示)HCO3-+H2O?H2CO3+OH-,HCO3-?CO32-+H+,因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溶液显碱性.
(3)常温时有四种溶液:Ⅰ.pH=4的CH3COOH溶液;Ⅱ.pH=4的HCl溶液;Ⅲ.pH=10的NaOH溶液;Ⅳ.pH=10的CH3COONa溶液.(已知常温时醋酸的电离常数为1.75×10-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Ⅱ、Ⅲ溶液分别与10g铝粉充分反应,生成H2的量Ⅲ一定更多
B.Ⅰ与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c(CH3COO-)为原溶液浓度的$\frac{1}{2}$
C.将Ⅰ和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一定小于7
D.四种溶液各10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的pH:Ⅲ>Ⅳ>Ⅰ>Ⅱ
(4)常温时某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而相同pH的AlCl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bmol/L(已知a,b均为小于14的正整数),则a和b之间满足的关系为a+b=14,a>b(用一个等式和一个不等式表示).
(5)用浓度为0.1mol•L-1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以下操作会使结果偏低的②③(填序号).
①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②酸式滴定管读数是滴前仰视滴后俯视
③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混有碳酸钠       ④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根据如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在过程②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提高Br2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