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0 | |
B. | 图②为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有可能收集到相同体积的气体 | |
C. | 图③实验装置可完成比较乙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的试验 | |
D. | 图④两个装置中个,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
分析 A、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B、根据电解硫酸铜稀溶液,阳极开始生成氧气,阴极后产生氢气;
C、依据试剂加入顺序和反应现象对比比较,酸性强的生成酸性弱的分析;D、每个铝原子和铁原子失去电子数不等.
解答 解:A.图①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热,则△H小于0,故A错误;
B.图②电解硫酸铜稀溶液,阳极开始生成氧气,阴极生成铜单质,铜离子电离完全后,阴极产生氢气,则阴、阳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可以等于1:1,故B正确;
C.分液漏斗中中的乙酸加入锥形瓶中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说明乙酸酸性强于碳酸,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变浑浊,说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故C正确;D.每个铝原子和铁原子失去电子数不等,所以两个装置是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等时,消耗的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等,故D错误,故选B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类型(吸热还是放热)的判断,电解池中阴阳两极的判断、酸性强弱的比较以及原电池中电子得失守恒的应用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 |
B. | 金刚石常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 |
C. | 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 |
D. | 葡萄糖可用于合成补钙药物及维生素C(结构如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4和Cl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 | |
B. | 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发生反应 | |
C. | CH3CH(OH)CH2CH3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的反应 | |
D. | 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质的量相同时,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高 | |
B. | 反应(Ⅰ)和反应(Ⅱ)均为放热反应 | |
C. | 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 | |
D. | 1mol H2(g)通入1mol I2中在该条件下反应的反应放热为9.48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乙烷 | |
B. | 此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 | |
C. | 此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丙烷 | |
D. | 此气体若是乙烯与甲烷的混合气体,则甲烷与乙烯的体积比为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时,若A为金属,则B一定是金属 | |
B. | 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时,若A为非金属,则B一定是非金属 | |
C. | 反应在加热或高温下进行时,若A为金属,则B一定是非金属 | |
D. | 反应在加热或高温下进行时,若A为非金属,则B一定是金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与邻羟基苯甲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苯环上一氯代物仅有2种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3 种 | |
B. | 用酸性KMnO4溶液直接氧化邻羟基苯甲醛可实现反应① | |
C. | 邻羟基苯甲醛不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 |
D. | 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以和2molNaOH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O2是很好的抑菌剂,红酒中常加人微量的SO2 | |
B. | 麦片中常加人微量铁粉,可以防止被氧化而变质 | |
C.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其悬浮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 |
D. | 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