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H2C2O4溶液 | 酸性KMnO4溶液 | 温度/℃ |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s | ||
浓度 /mol•L-1 | 体积 /mL | 浓度 /mol•L-1 | 体积 /mL | |||
① | 0.10 | 2.0 | 0.010 | 4.0 | 25 | t1 |
② | 0.20 | 2.0 | 0.010 | 4.0 | 25 | t2 |
③ | 0.20 | 2.0 | 0.010 | 4.0 | 50 | t3 |
编号 | H2C2O4溶液 | 酸性KMnO4溶液 | 温度 /℃ |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s | ||
浓度 /mol•L-1 | 体积 /mL | 浓度 /mol•L-1 | 体积 /mL | ||||
④ | 0.10 | 2.0 | 0.010 | 4.0 | 25 | MnSO4 | t4 |
分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及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出1mol草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根据“观察到紫色褪去”必须满足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小于草酸的物质的量解得二者浓度关系;
(2)根据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温度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判断;根据体积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分析;
(3)先根据醋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判断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及反应速率表达式计算出反应速率;
(4)根据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画出25℃时c(MnO4-)~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5)①由图3可知反应开始后锰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加的比较快,所以探究的是硫酸锰在反应中的作用;
②作对比实验时,除了加入MnSO4不同外,其它量完全相同,据此进行解答;
③若反应加快,说明Mn2+是催化剂,反应过程中溶液褪色时间减少.
解答 解:(1)根据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转化为MnSO4,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变成二氧化碳后化合价总共升高了2(4-3)价,所以每消耗1mol H2C2O4转移2mol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应该少量,即c(H2C2O4):c(KMnO4)≥$\frac{5}{2}$=2.5,
故答案为:2; 2.5;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必须满足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所以满足此条件的实验编号是:②和③;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编号是①和②,
故答案为:②和③; ①和②;
(3)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10mol•L-1×0.002L=0.0002mo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10mol•L-1×0.004L=0.00004mol,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02mol:0.00004mol=5:1,显然草酸过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frac{0.010mol•{L}^{-1}×0.004L}{0.002L+0.004L}$=$\frac{2}{3}$×0.010mol/L,
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frac{\frac{2}{3}×0.010mol•{L}^{-1}}{\frac{40s}{60s•mi{n}^{-1}}}$=0.010mol•L-1•min-1,
故答案为:0.010或1.0×10-2;
(4)25℃时反应速率小于50℃时,所以高锰酸根离子的浓度变化比50℃时小,反应需要的时间大于50℃条件下需要的时间,据此画出25℃时c(MnO4-)~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5)①由图3可知反应开始后速率增大的比较快,说明生成物中的MnSO4(或Mn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故答案为: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与实验1作对比实验,则加入的硫酸锰的量不同,其它条件必须相同,所以加入的少量固体为MnSO4,
故答案为:MnSO4;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则反应速率加快,溶液褪色的时间小于40s,从而说明Mn2+是催化剂,
故答案为: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所用时间(t)小于40s.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温度、浓度、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R是芳香烃 | B. | R含2种含氧官能团 | ||
C. | 1 mol R最多与1 mol H2加成 | D. | R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异秦皮啶与秦皮素互为同系物 | |
B. | 鉴别异秦皮啶与秦皮素可用溴水 | |
C. | 1 mol秦皮素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 | |
D. | 每个异秦皮啶分子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7.8gNa2S晶体中含有的S2-数目小于0.1NA | |
B. | 1.68g铁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9NA | |
C. | 11g由31H和168O组成的超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5NA | |
D. | 与17gH2O2所含非极性键数目相同的N2H4的分子数目为0.5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KMnO4溶液 /ml | H2C2O4溶液 /ml | 10%硫酸体积/mL | 温度/℃ | 其他物质 |
Ⅰ | 8.00 | 5.00 | 3.00 | 20 | |
Ⅱ | 8.00 | 5.00 | 3.00 | 30 | |
Ⅲ | 8.00 | 5.00 | 1.00 | 20 | 2.00 mL 蒸馏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 |
B. |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 |
C. |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 |
D.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是苯酚的同系物 | B. | 可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等反应 | ||
C. | 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 D. | 分子式为C14H12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