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s
浓度
/mol•L-1
体积
/mL
浓度
/mol•L-1
体积
/mL
0.102.00.0104.025t1
0.202.00.0104.025t2
0.202.00.0104.050t3
(1)已知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转化为MnSO4,每消耗1mol H2C2O4转移2mol 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2.5.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②和③(填编号,下同),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①和②.
(3)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t1为4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0.010或1.0×10-2 mol•L-1•min-1
(4)已知50℃时c(MnO4-)~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画出25℃时c(MnO4-)~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5)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3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
/℃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s
浓度
/mol•L-1
体积
/mL
浓度
/mol•L-1
体积
/mL
0.102.00.0104.025MnSO4t4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所用时间(t)小于40s.

分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及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出1mol草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根据“观察到紫色褪去”必须满足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小于草酸的物质的量解得二者浓度关系;
(2)根据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温度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判断;根据体积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分析;
(3)先根据醋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判断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及反应速率表达式计算出反应速率;
(4)根据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画出25℃时c(MnO4-)~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5)①由图3可知反应开始后锰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加的比较快,所以探究的是硫酸锰在反应中的作用;
②作对比实验时,除了加入MnSO4不同外,其它量完全相同,据此进行解答;
③若反应加快,说明Mn2+是催化剂,反应过程中溶液褪色时间减少.

解答 解:(1)根据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转化为MnSO4,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变成二氧化碳后化合价总共升高了2(4-3)价,所以每消耗1mol H2C2O4转移2mol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应该少量,即c(H2C2O4):c(KMnO4)≥$\frac{5}{2}$=2.5,
故答案为:2; 2.5;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必须满足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所以满足此条件的实验编号是:②和③;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编号是①和②,
故答案为:②和③; ①和②;
(3)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10mol•L-1×0.002L=0.0002mo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10mol•L-1×0.004L=0.00004mol,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02mol:0.00004mol=5:1,显然草酸过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frac{0.010mol•{L}^{-1}×0.004L}{0.002L+0.004L}$=$\frac{2}{3}$×0.010mol/L,
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frac{\frac{2}{3}×0.010mol•{L}^{-1}}{\frac{40s}{60s•mi{n}^{-1}}}$=0.010mol•L-1•min-1
故答案为:0.010或1.0×10-2
(4)25℃时反应速率小于50℃时,所以高锰酸根离子的浓度变化比50℃时小,反应需要的时间大于50℃条件下需要的时间,据此画出25℃时c(MnO4-)~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5)①由图3可知反应开始后速率增大的比较快,说明生成物中的MnSO4(或Mn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故答案为: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与实验1作对比实验,则加入的硫酸锰的量不同,其它条件必须相同,所以加入的少量固体为MnSO4
故答案为:MnSO4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则反应速率加快,溶液褪色的时间小于40s,从而说明Mn2+是催化剂,
故答案为: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所用时间(t)小于40s.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温度、浓度、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烯雌酚R()是一种激素类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是芳香烃B.R含2种含氧官能团
C.1 mol R最多与1 mol H2加成D.R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异秦皮啶具有抗肿瘤功效,秦皮素具有抗痢疾杆菌功效.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异秦皮啶与秦皮素互为同系物
B.鉴别异秦皮啶与秦皮素可用溴水
C.1 mol秦皮素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
D.每个异秦皮啶分子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水体中部分含氮有机物循环如图1所示.
(1)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⑤(填序号).
(2)图中①②的转化是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作用下进行的,已知:
2NH4+(aq)+3O2═2NO2-(aq)+4H+(aq)+2H2O(l)△H1=-556.8kj/mol
2NO2-(aq)+O2(g)=2NO3-(aq);△H2=-145.2KJ•mol-1
则反应NH4+(aq)+2O2(g)=NO3-(aq)+2H+(aq)+H2O(1);
△H3=-351KJ•mol-1
(3)某科研机构研究通过化学反硝化的方法除脱水体中过量的NO3-,他们在图示的三颈烧瓶中(装置如图2)中,加入NO3-起始浓度为45mg•L-1的水样、自制的纳米铁粉,起始时pH=2.5,控制水浴温度为25℃、搅拌速率为500转/分,实验中每间隔一定时间从取样口检测水体中NO3-、NO2-及pH(NH4+、N2未检测)的相关数据(如图3).
①实验室可通过反应Fe(H2O)62++2BH4-=Fe↓+2H3BO3+7H2↑制备纳米铁粉,每生成1molFe转移电子总的物质的量为8mol.
②向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铁粉被氧气氧化干扰测定结果.
③开始反应0~20min,pH快速升高到约6.2,原因之一是NO3-还原为NH4+及少量在20~250min时,加入缓冲溶液维持pH6.2左右,NO3-主要还原为NH4+,Fe转化为Fe(O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3-+5H2O+2H+=4Fe(OH)2+NH4+
(4)一种可以降低水体中NO3-含量的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食盐后用特殊电极进行电解反硝化脱除,原理可用图4简要说明.
①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3-+6H2O+8e-=NH3+9OH-
②溶液中逸出N2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3ClO-=N2+3Cl-+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gNa2S晶体中含有的S2-数目小于0.1NA
B.1.68g铁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9NA
C.11g由31H和168O组成的超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5NA
D.与17gH2O2所含非极性键数目相同的N2H4的分子数目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草酸(H2C2O4)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实验1】甲同学用8.00mL 0.001mol/L KMnO4溶液与5.00mL 0.01mol/LH2C2O4溶液反应,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KMnO4溶液
/ml
H2C2O4溶液
/ml
10%硫酸体积/mL温度/℃其他物质
8.005.003.0020 
8.005.003.0030 
8.005.001.00202.00 mL
蒸馏水
(1)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实验Ⅰ和Ⅱ作对比(用Ⅰ~Ⅲ表示).
(2)对比实验Ⅰ和Ⅲ,可以研究c(H+)(或硫酸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Ⅲ中加入2.00mL蒸馏水的目的是确保实验中c(KMnO4)、c(H2C2O4)不变和总体积不变,可使Ⅰ和Ⅲ中硫酸浓度不同.
【实验2】乙同学在研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1)针对上述现象,乙同学认为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的影响.
(2)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D(填字母).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对该有机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是苯酚的同系物B.可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等反应
C.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分子式为C14H1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