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1)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 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①第一步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题“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1mol NH4+(aq)全部氧化成NO3-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H4+(aq)+2O2(g)═2H+(aq)+H2O(l)+NO3-(aq),△H=-346 kJ/mol
(2)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滴定结果如下:
实验编号NaOH起始读数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0.10mL18.40mL
第二次3.00mL21.10mL
第三次0.20mL20.40mL
第四次0.00mL18.20mL
①滴定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查漏,再洗涤和润洗
②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 mol•L-1(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以下操作可能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CE(填写序号).
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B.滴定前读数正确,达到滴定终点后,俯视读数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3)由pH=3的HA(弱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A-)>c(Na+)>c(H+)>c(OH-).

分析 (1)①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是放热的;
②结合图象根据盖斯定律来计算反应的焓变;
(2)①滴定管在使用前先检验是否漏水;
②NaOH溶液滴定盐酸,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③先判断数据的合理性,然后NaOH溶液的平均体积,然后根据HCl~NaOH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根据c(待)=$\frac{c(标)×V(标)}{V(待)}$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3)HA为弱酸,pH=3的HA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HA过量,溶液显示酸性,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判断钠离子与A-离子浓度关系.

解答 解:(1)①由图可知,焓变小于0,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第一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aq)+1.5O2(g)═NO2-(aq)+2H+(aq)+H2O(l),△H=-273KJ/mol,第二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aq)+0.5O2(g)═NO3-(aq),△H=-73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则NH4+(aq)+2O2(g)═2H+(aq)+H2O(l)+NO3-(aq),△H=-346 kJ/mol,
故答案为:NH4+(aq)+2O2(g)═2H+(aq)+H2O(l)+NO3-(aq),△H=-346 kJ/mol.
(2)①滴定管在使用前先检验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查漏;
②NaOH溶液滴定盐酸,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故答案为: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四次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18.30mL,18.10mL,20.20mL,18.20mL,第三组数据舍去,三次滴定盐酸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20mL
HCl~~~~NaOH
1                                         1
C(HCl)×25.00mL     0.20mol•L-1×18.20mL
解得:C(HCl)=0.1456mol•L-1=0.15mol•L-1
故答案为:0.15;
④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消失,造成V(标)偏大,根据c(待)=$\frac{c(标)×V(标)}{V(待)}$分析,可知c(待)偏高,故A正确;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造成V(标)偏小,根据c(待)=$\frac{c(标)×V(标)}{V(待)}$分析,可知c(待)偏低,故B错误;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造成V(标)偏大,根据c(待)=$\frac{c(标)×V(标)}{V(待)}$分析,可知c(待)偏高,故C正确;
D.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对V(标)无影响,根据c(待)=$\frac{c(标)×V(标)}{V(待)}$分析,可知c(待)不变,故D错误;
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标准液浓度降低,造成V(标)偏大,根据c(待)=$\frac{c(标)×V(标)}{V(待)}$分析,可知c(待)偏高,故E正确;
故答案为:ACE;
(3)pH=3的HA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HA为弱酸,所以HA过量,溶液显示酸性,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A-),即c(A-)>c(Na+)>c(H+)>c(OH-);
故答案为:c(A-)>c(Na+)>c(H+)>c(OH-).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中和滴定实验和误差分析、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图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关系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4g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2.5KJ热量,写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3H2O(l)△H=-890kJ/mol.
(2)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
(3)已知:H2(g)+$\frac{1}{2}$O2(g)═H2O (g)△H=-241.8KJ/mol;C (s)+O2(g)═CO2(g)△H=-393.5KJ/mol;现有0.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因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热量,则混合物中C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工业生产硫酸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2SO2(g)+O2(g)═2SO3(g),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B、C三点时,v(正)=v(逆),在D点时v(正)>v(逆)
B.A、B、C三点的平衡常数一定不相同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在一定温度下,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可逆反应:2A(g)+B(g)?2C(g)△H<0的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用0.10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取20.00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请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编号待测盐酸的体积(mL)NaOH溶液的浓度(mol•L-1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120.000.1024.18
220.000.1023.06
320.000.1022.96
(1)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0.115mol/L(保留小数点后叁位).
(3)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丙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C E.
A.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mL待测盐酸,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C.称量NaOH固体时,有小部分NaOH潮解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原料,它们混合时发生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1g液态肼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0kJ.
(1)H2O(l)═H2O(g)△H=+44kJ•mol-1,写出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N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N2(g)+4H2O(l)△H=-816kJ/mol.
(2)以N2和H2为原料通过一定途径可制得N2H4,已知断裂1mol N-N键、N≡N键、N-H键、H-H键所需的能量分别为193kJ•mol-1、946kJ•mol-1、390.8kJ•mol-1、436kJ•mol-1,试写出由N2、H2合成气态肼(N2H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H2(g)═N2H4(g)△H=+61.8 kJ•mol-1
(3)温度在150℃以上时,H2O2便迅速分解为H2O和O2,发射火箭时用过氧化氢作强氧化剂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已知:
①H2(g)+O2(g)═H2O2(l)△H1=-134.3kJ•mol-1
②H2O(l)═H2(g)+$\frac{1}{2}$O2(g)△H2=+286kJ•mol-1
则反应③H2O2(l)═H2O(l)+$\frac{1}{2}$O2(g)的△H=-151.7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神七”登天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篇章.
(1)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的燃料,经常是用N2O4和N2H4作为燃料,工业上利用N2和H2可以合成NH3,NH3又可以进一步制备联氨(N2H4)等.已知:
N2(g)+2O2(g)=2NO2(g)△H=+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1
NO2(g)=$\frac{1}{2}$N2O4(g)△H=-26.35kJ•mol-1
试写出气态联氨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N2O4(g)=3N2(g)+4H2O(g)△H=-1083.0 kJ/mol.
(2)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为电解液,
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H2-2e-+2OH-=2H2O.
如果某段时间内氢氧储罐中共收集到33.6L气体(已折算成标况),则该段时间内水电解系统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3)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则阴极反应为:2CO2+4e-+2H2O=2CO+4OH-.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上述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不能,理由是:△H>0吸热,△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0.2mol H2和4.48L HCl气体B.标准状况下1mol O2和22.4L H2O
C.2g 氦气和标准状况下11.2L CO2D.4L CO和4L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B.单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溶液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D.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