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元素只有十多种,但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常将其气化为可燃性气体,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frac{\underline{\;高温\;}}{\;}$CO(g)+H2(g).
(2)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
N2(g)+3H2(g)$?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
①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②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定容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填序号).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单位时间内断裂3mol H-H键的同时断裂6mol N-H键
C. 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0.225mol/(L.min).
②达平衡时容器内平衡时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5:8(或0.625).

分析 (1)C与水反应生成CO和氢气;
(2)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②结合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不变等及其衍生的一些物理量分析;
(3)由图2可知,甲醇的浓度变化量为0.75mol/L,根据v=$\frac{△c}{△t}$计算v(CH3OH),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相同条件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 解:(1)C与水反应生成CO和氢气,反应为C(s)+H2O(g)$\frac{\underline{\;高温\;}}{\;}$CO (g)+H2(g),
故答案为:C(s)+H2O(g)$\frac{\underline{\;高温\;}}{\;}$CO (g)+H2(g);
(2)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释放能量,△H=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释放能量<0,可知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小于生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放热;小于;
 ②A.由于气体的质量以及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不能用于判断是否达到平衡,故A错误;
B.单位时间内断裂3mol H-H键的同时断裂6mol N-H键,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 因不能确定起始配比数、转化率以及平衡常数,则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
(3)①由图2可知,10min达平衡时甲醇的浓度变化量为0.75mol/L,所以v(CH3OH)=$\frac{0.75mol/L}{10min}$=0.075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3v(CH3OH)=3×0.075mol/(L•min)=0.225mol/(L•min),
故答案为:0.225mol/(L.min);
②反应前后气体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前气体物质的量=4mol,甲醇生成0.75mol,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二氧化碳物质的量0.25mol,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量(mol)     1              3                    0               0
变化量(mol)   0.75            2.25               0.75            0.75
平衡量(mol)   0.25            0.75               0.75           0.75
 达平衡时容器内平衡时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0.25+0.75+0.75+0.75):(1+3)=5:8=0.625,
故答案为:5:8 (或0.625).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化学图象分析、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等,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人们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请依次画出氧原子、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氧原子易电子得(填:得或失),表现为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性(填:氧化或还原).
(2)写出氧元素与镁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MgO.
(3)仅由氧原子、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写出一条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5℃时,已知溶液中pH=-lg c(H+),KW=C(H+)•C(OH-)=10-14,KW是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0.1mol/L 的HA溶液中c(H+)=10-10,0.01mol/L的BOH溶液pH=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HA是弱电解质(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下同),BOH是强电解质.
(2)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H++A-
(3)在加水稀释HA的过程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AD(填字母).
A.$\frac{c({H}^{+})}{c(HA)}$B.$\frac{c(HA)}{c({A}^{-})}$
C.c(H+)与c(OH-)的乘积       
D.c(OH-
(4)常温下pH=12的BOH溶液100mL,加0.001mol/L NaHSO4,使溶液的pH为11.(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应加450ml该浓度的 NaH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列反应在210℃时达到平衡:
①PCl5(g)?PCl3(g)+Cl2(g)+Q  Q<0   K1=1
②CO(g)+Cl2(g)?COCl2(g)+Q   Q>O   K2=5×104
③COCl2(g)?CO(g)+Cl2(g)+Q      K3=?
(1)氯原子核外有5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云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
(2)上述反应中有多种元素,请按照原子半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P>Cl>C>O.
(3)碳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相比较,二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沸点差异较大,原因是二氧化碳晶体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所以后者熔沸点远高于前者.
(4)下列不可用于比较氧和碳非金属性强弱的是bc
a、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c、水的沸点高于甲烷             d、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5)210℃时,K3=5×104(填计算结果).210℃时,向一个容积3L的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6molPCl5(g),达到平衡后,PCl5(g)的平衡转化率为50%;若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a分钟,则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C12(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1}{a}$mol/(L•min.
(6)若向一个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12(g)和1molCO(g),达到平衡后,再加入C12(g),则平衡②将向右移动(填“向左”、“向右”、或者“不”),K2将会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系统可能发生下列三个反应:
①CH3OH(g)?CO(g)+2H2(g)△H1=+90.8kJ/mol
②CH3OH(g)+H2O(g)?CO2(g)+3H2(g)△H2=+49kJ/mol
③CO(g)+H2O(g)?CO2(g)+H2(g)△H3
回答下列问题:
(1)△H3=-41.8 kJ/mol;
(2)以CO、H2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体积均为2L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Ⅰ、Ⅱ、Ⅲ中,分别都充入1molCO和2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图1为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H2的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有一个容器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0~5min时间内容器II中用CH3OH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875mol/(L•min).
②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容器II.
③平衡常数最大的是容器I.
④工业实际合成CH3OH生产中,常用图中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同时考虑生产实际,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理由:相对于N点而言,采用M点,温度在500-600K之间,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快,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也较高,压强为常压对设备要求不高.
(3)甲醇使用不当会造成其对水质的污染,用电化学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电解CoSO4、稀硫酸和CH3OH混合溶液,将Co2+氧化成Co3+,Co3+再将CH3OH氧化成CO2
①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e-═Co3+
②Co3+氧化CH3OH的离子方程式为6Co3++CH3OH+H2O═CO2↑+6Co2++6 H+
(4)控制反应条件,反应①中的产物也可以用来合成甲醇和二甲醚,其中合成二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3H2(g)+3CO(g)═CH3OCH3(g)+CO2(g),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分压(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P=$\frac{p(C{H}_{3}OC{H}_{3})p(C{O}_{2})}{{p}^{3}({H}_{2}){p}^{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100℃时,将0.100mol的N2O4气体充入1L抽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2NO2
现在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t/s
c/(mol•L-1
020406080100
c(N2O4)/(mol•L-10.100c10.050c3ab
c(NO2)/(mol•L-100.060c20.1200.1200.12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60%,表中c2>c3,a=b(后两空选填>、<、=)
(2)20s的N2O4的浓度c1=0.07mol/L在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15mol/(L•s);
(3)若其他反应条件以及初始物质物质的量不变,将反应的温度降低到80℃时,达到平衡时NO2的物质的量为0.100mol,那么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4)若在相同初始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为0.2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变黄,③中溶液橙色加深
B.②中Cr2O72-被C2H5OH氧化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时,某溶液pH=6,则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B.25℃时,0.1mol/L的NaHSO3溶液pH=4,溶液中c(SO32-)<c(H2SO3
C.25℃时,pH=3的硫酸溶液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
D.室温下,10mL0.1mol/L CH3COOH溶液与5mLO.lmol/L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有:2c(H+)+c(CH3COOH)=c(CH3COO-)+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