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欲通过下面的实验装置制备NaNO2并进行相关的检验.

查阅资料得知:
①2NO+Na2O2=2NaNO2
②2NO2+Na2O2=2NaNO3
(1)写出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B装置的作用是将NO2转化为NO,同时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3)写出D中处理尾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NO+3MnO4-+4H+=5NO3-+3Mn2++2H2O.
(4)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其它的固体产物,为制备纯净的NaNO2应在B、C装置间增加一个装置,写出装置及盛放试剂的名称盛放碱石灰的干燥管(或U形管).
(5)NaNO2又称“工业盐”,其外观与NaCl相似,有咸味,毒性较强,了解两种物质的鉴别方法尤为重要.将上述实验得到的产品配成溶液完成下列实验,写出所加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稀H2SO4,酸性KMnO4溶液,FeCl2溶液,KSCN溶液,淀粉KI溶液.
①利用HNO2的不稳定性.已知:2HNO2=NO2↑+NO↑+H2O  向取样溶液中加入稀H2SO4,产生红棕色气体.
②利用NO2-的还原性:向取样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③利用NO2-的氧化性:向取样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和KSCN溶液,溶液变红(或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

分析 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探究,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发生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B中B装置中NO2与水反应生成NO,同时铜与稀硝酸反应也生成NO,C中发生2NO+Na2O2═2NaNO2,D中高锰酸钾吸收尾气NO,
(1)装置A烧瓶中,碳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装置中,NO2与水反应生成NO,同时铜与稀硝酸反应也生成NO;
(3)D中高锰酸钾氧化NO生成 硝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成锰离子;
(4)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那么NO中混有CO2、NO2,可以在B、C之间增加装有碱石灰或生石灰的装置E,以吸收杂质CO2、NO2
(5)NaNO2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aNO2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NaNO2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或者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据此答题.

解答 解:(1)装置A烧瓶中,碳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2)B装置中,NO2与水反应生成NO,同时铜与稀硝酸反应也生成NO,故答案为:将NO2转化为NO,同时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3)D中高锰酸钾氧化NO生成 硝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成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3MnO4-+4H+=5 NO3-+3Mn2++2H2O,
故答案为:5NO+3MnO4-+4H+=5 NO3-+3Mn2++2H2O;
(4)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那么NO中混有CO2、NO2,可以在B、C之间增加装有盛放碱石灰的干燥管(或U形管),以吸收杂质CO2、NO2
故答案为:盛放碱石灰的干燥管(或U形管);
(5)NaNO2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aNO2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NaNO2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或者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
①利用HNO2的不稳定性,向取样溶液中加入稀H2SO4,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红棕色气体;
②利用NO2-的还原性,向取样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酸性KMnO4溶液;
③利用NO2-的氧化性,向取样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和K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或者向取样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蓝,
故答案为:①稀H2SO4,产生红棕色气体; ②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③FeCl2溶液和KSCN溶液,溶液变红(或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

点评 本题是一道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探究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强,难度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在酸性条件下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   Fe2+  NO3- Cl-B.K+  Mg2+HCO3-SO42-
C.S2-  Na+  K+、Cl-D.Ba2+Na+  I-   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
A.98gH2SO4B.56gFeC.44.8LHCID.6g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较强的还原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加热至160℃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frac{\underline{\;\;\;\;\;浓硫酸\;\;\;\;\;}}{80℃-90℃}$H2O+CO↑,实验的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①请从图2中挑选所需的仪器,补充图中虚线方框中缺少的气体发生装置:ac、e(填选项序号)(必要的塞子、玻璃管、橡胶管、固定装置已省略).其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处于液面以下,但不能接触烧瓶底部位置.

②装置Ⅱ的作用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因倒吸流入蒸馏烧瓶中.
(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再与甲酸反应制得四水甲酸铜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4NaHCO3=Cu(OH)2•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5H2O=2Cu(HCOO)2•4H2O+CO2
实验步骤如下:
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NaHCO3(固体)、CuSO4•5H2O(晶体)$→_{研磨}^{Ⅰ}$$→_{热水中反应}^{Ⅱ}$…Cu(OH)2•CuCO3(固体)
①步骤ⅰ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研细并混合均匀.
②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出现黑色固体(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③步骤ⅱ的后续操作有过滤、洗涤.检验沉淀是否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未洗涤干净.
Ⅱ、甲酸铜的制备:
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frac{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④“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
⑤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
(3)请设计实验证明甲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往甲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成碱性.再取该溶液几滴滴加到2mL新制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则说明甲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广泛用于城镇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写出硫酸铁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SO42-)>c(NH4+)>c(Fe3+)>c(H+)>c(OH-).
(2)FeSO4/KMnO4工艺与单纯混凝剂[FeCl3、Fe2(SO43]相比,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后水的浑浊度,显著提高了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二者的引入并未增加沉降后水中总铁和总锰浓度,反而使二者的浓度降低,原因是在此条件下(pH约为7)KMnO4可将水中Fe2+、Mn2+氧化为固相的+3价铁和+4价锰的化合物,进而通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将铁、锰除去.已知:Ksp(Fe(OH)3=4.0×10-38,则沉淀过滤后溶液中c(Fe3+)约为4.0×10-17mol•L-1.写出生成+4价固体锰化合物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3Mn2++2H2O=5MnO2+4H+
(3)新型纳米材料ZnFe2Ox,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某些氧化物.制取新材料和除去废气的转化关系如图1:

①用ZnFe2Ox除去SO2的过程中,氧化剂是SO2
②用ZnFe2Ox除去NO2的过程中,若x=3,则消除1mol NO2,需要ZnFe2Ox的质量为450 g.
③用ZnFe2O4制取ZnFe2Ox的过程中,若x=3.5,则ZnFe2O4与H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工业上常采用如图2所示电解装置,利用铁的化合物将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可利用的硫.通电电解,然后通入H2S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N)6]3-+2CO${\;}_{3}^{2-}$+H2S=2[Fe(CN)6]4-+2HCO${\;}_{3}^{-}$+S↓.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CN)6]4--e-═[Fe(CN)6]3-;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1)①氯胺(NH2Cl)的电子式为.可通过反应NH3(g)+Cl2(g)=NH2Cl(g)+HCl(g)制备氯胺,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假定不同物质中同种化学键的键能一样),则上述反应的△H=+11.3kJ•mol-1
化学键键能/(kJ•mol-1
N-H391.3
Cl-Cl243.0
N-Cl191.2
H-Cl431.8
②NH2Cl与水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可作长效缓释消毒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2Cl+H2O?NH3+HClO.
(2)用焦炭还原NO的反应为:2NO(g)+C(s)?N2(g)+CO2(g),向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400℃、T℃)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测得各容器中n(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t/min04080120160
n(NO)(甲容器)/mol2.001.501.100.800.80
n(NO)(乙容器)/mol1.000.800.650.530.45
n(NO)(丙容器)/mol2.001.451.001.001.00
①该反应为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乙容器在200min达到平衡状态,则0~200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003mol•L-1•min-1
(3)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mol NO2和足量C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Kc(B)(填“<”或“>”或“=”).
②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A(填“A”或“B”或“C”)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不仅仅是体现环保理念,重要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充分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图是某企业设计的硫酸-磷铵-水泥联产,海水-淡水多用,盐-热-电联产生三大生态产业链流程图.
根据上述产业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原料、能源、交通角度考虑该企业应建在B
A西部山区    B沿海地区     C发达城市      D东北内陆
(2)该流程①、②、③、④、⑤为能量或物质的输送,请分别写出输送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或能量形式:①Fe2O3、②电能、③热能、④SO2、⑤硫酸.
(3)沸腾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O2+O2$?_{△}^{催化剂}$2SO3;磷肥厂的主要产品是普钙,其主要成分是Ca(H2PO4)、CaSO4(填化学式).
(4)热电厂的冷却水是海水,该流程中浓缩盐水除提取盐以外还可提取的物质有镁或溴(写出一种即可).
(5)根据现代化工厂没计理念请提出高炉炼铁厂废气、废渣及多余热能的利用设想.废气(主要是高炉煤气)经除尘后可作为热风炉、加热炉和锅炉等燃料,废渣(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等),可用作水泥生产原料(写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工业上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见表:
化合物密度(g•cm-3水溶性沸点(℃)
冰乙酸1.05易溶118.1
正丁醇0.80微溶117.2
正丁醚0.77不溶142.0
乙酸正丁酯0.90微溶126.5
已知:乙酸正丁酯、正丁醇和水组成三元共沸物恒沸点为90.7℃.
(一)合成:
方案甲:采用装置甲,在烧瓶中加入11.5mL正丁醇、7.2mL冰醋酸、3~4滴浓硫酸和沸石,摇匀.安装好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通冷却水,加热.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反应基本完成后,停止加热.
方案乙:采用装置乙,加料方式与方案甲相同.加热回流,反应60min后停止加热.

(二)提纯:甲乙两方案提纯方法均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水流方向是进水(填“进水”或“出水”),仪器b的名称(直形)冷凝管.
(2)合成步骤中,判断方案甲酯化反应已基本完成的标志是分水器中水不再生成或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
(3)提纯过程中,步骤②是为了除去有机层中残留的酸,检验有机层已呈中性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有机层,点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pH值判断;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溶于酯中的少量无机盐.
(4)下列有关洗涤过程中分液漏斗的使用正确的是BC(选填序号).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处不漏水即可使用
b.洗涤时振摇放气操作应如图戊所示
c.放出下层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d.洗涤完成后,先放出下层液体,然后继续从下口放出有机层置于干燥的锥形瓶中
(5)按装置丙蒸馏,最后圆底烧瓶中残留的液体主要是正丁醚;若按图丁放置温度计,则收集到的产品馏分中还含有正丁醇.
(6)实验中乙酸丁酯产率较高的方案是方案甲,理由是通过分水器及时分离出产物水,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提高酯的产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
(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
②[Ni(NH36]SO4阳离子中提供空轨道的粒子是Ni2+
③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填“>”、“=”或“<”)O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N原子2p能级半充满;
(3)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镍原子与铜原子的数量比为1:3.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3,则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Cu原子的距离为$\frac{\sqrt{2}}{2}$$\root{3}{\frac{64×3+197}{d{N}_{A}}}$×$1{0}^{-{7}^{\;}}$ nm.(写出表达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