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将质量为1.15g钠用刺了孔的铝箔包裹后放入水中,反应结束后共收集到0.055mol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1.15g钠与水反应,理论上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多少?
(2)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50ml,则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多少?

分析 (1)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根据方程式中对比关系计算生成氢气体积;
(2)氢气的总体积减去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就是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根据方程式恒计算NaAlO2物质的量、Al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1)设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则:
2Na+2H2O=2NaOH+H2
46g                       22.4L
1.15g                      V
V=$\frac{22.4L×1.15g}{46g}$=0.56L     
故答案为:0.56L;
(2)1.15g Na的物质的量为$\frac{1.15g}{23g/mol}$=0.05mol,
Na反应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frac{0.56L}{22.4L/mol}$=0.025mol,
则Al反应生成氢气为0.055mol-0.025mol=0.03mo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mol 2mol                              3mol
0.02 0.02mol                          0.03mol
所以剩余氢氧化钠0.05mol-0.02mo=0.03mol,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frac{0.03mol}{0.05L}$=0.6mol/L
答:混合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注意氢气来源于钠与水反应及铝和氢氧化钠反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
B.1 mol气体的体积若是22.4 L,它必定处于标准状况
C.20℃、101 kPa时1mol HCl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当水电离c(H+)=10-13mol/L时,又能发生反应的离子组是(  )
①Na+、Ba2+、C1-、HCO3-      
②K+、NH4+、CH3COO-、SO42-
③Ca2+、NH4+、SO42-、SO32-  
④Fe3+、Na+、SCN-、C1-
⑤A13+、Na+、HCO3-、NO3-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表是前20号元素中的部分元素的一些数据:
ABCDEFGHIJ
原子半径(10-10 m)1.022.270.741.430.771.100.991.860.751.17
最高价态+6+1-+3+4+5+7+1+5+4
最低价态-2--2--4-3-1--3-4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10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O(填元素符号).比元素B原子序数大7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4周期,第VIII族,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2)H、I、J三种元素对应单质的熔点依次升高的顺序是(用单质的具体化学式排序)N2<Na<Si.
(3)元素E与C及氢元素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一元羧酸分子.其分子中共形成7个σ键,1个π键.
(4)I与氢元素形成的10电子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CuSO4溶液中至过量,得到的络离子的化学式为[Cu(NH34]2+,其中X与Cu2+之间以配位键结合.
(5)如图1是I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
a.HNO3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的水中
b.HNO3分子中的-OH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6)如图2是J和E组成的晶体结构,则每个与J周围最近J原子数目为12,若晶胞边长为a cm,则晶体的密度为(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frac{4×M(SiC)}{{a}^{3}{N}_{A}}$或$\frac{4×40}{{a}^{3}{N}_{A}}$或$\frac{160}{{a}^{3}{N}_{A}}$(g/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同时制盐酸的工艺流程如图: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电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2)氢气在电解池的阴极逸出.氯气加压能得到液氯,这利用了氯气的物理性质.用氯气和消石灰可制得漂粉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HCl合成反应中保持过量的气体是氢气;从HCl合成塔的观察口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苍白色火焰.
(4)利用HCl合成时放邮的热量来产生水蒸汽,用于NaOH溶液的蒸发,这样做的优点是充分利用能量.
(5)检验NaOH产品中是否含有NaCl的实验方案是加足量稀硝酸至呈酸性,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2 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时放出128kJ的热量.
(1)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N2(g)+4H2O(g)△H=-640kJ/mol.
(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是O元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氮元素通常转化为化肥铵盐,铵根离子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相同质量的CO和CO2,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11:7,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21;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密度之比为7: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过氧化钠、过氧化镁、过氧化氢都是重要的过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镁不溶于水,但易溶于稀酸.广泛用作胃药,治疗胃酸过多.试写出过氧化镁与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gO2+4H+=2Mg2++2H2O+O2↑.
(2)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工业上利用NaClO 和NaOH的混合溶液将Fe(OH)3氧化性制备高铁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ClO+4NaOH+2Fe(OH)3=2Na2FeO4+3NaCl+5H2O.高铁酸钠能用作新型净水剂的原理是本身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在反应中被还原成三价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净水;
(3)取少量含Fe2+、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H2O2,发现溶液变红色,其中包括的反应有2Fe2++H2O2+2H+=2Fe3++2H2O、Fe3++3SCN-=Fe(SCN)3(写离子方程式);继续加H2O2,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反应原理如下:(已知SCN-中S为-2价,配平方程式)
11H2O2+2 SCN--→2SO42-+2CO2↑+1N2↑+10H2O+2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8种有机物:①CH2═CH2   ② ③CH3OH  ④CH3Cl  ⑤CCl4⑥HCOOCH3 ⑦CH3COOCH2CH3 ⑧CH3COOH按物质类别不同可分为(  )
A.4类B.5类C.6类D.8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