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Q,在稀硫酸中加热转化为一种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酸性物质A,同时生成另一种物质B,若不考虑立体异构.则Q的结构最多有(  )
A.20种B.16种C.10种D.8种

分析 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酸性物质A为丁酸,丁酸的结构有正丁酸和异丁酸,另一种物质B为戊醇,然后根据戊醇的同分异构体确定酯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解答 解: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酸性物质A为丁酸,丁酸的结构有正丁酸和异丁酸,另一种物质B为戊醇,分子式为C5H12O醇的同分异构体:
主链五个碳的有3种:CH2(OH)CH2CH2CH2CH3、CH3CH(OH)CH2CH2CH3、CH3CH2CH(OH)CH2CH3
主链四个碳的有4种:CH2(OH)CH(CH3)CH2CH3、CH3C(OH)(CH3)CH2CH3、CH3CH(CH3)CH(OH)CH3、CH3CH(CH3)CH2CH2(OH);
主链三个碳的有1种:C(CH33CH2OH
则A与B结合生成的Q的结构应有2×8=16种,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掌握书写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与C同主族,C、D两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A、B两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E
B.原子半径:A<B<C<D<E
C.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共价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乙二醛(OHC-CHO)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工业生产乙二醛 
(1)乙醛(CH3CHO)液相硝酸氧化法 
在Cu(NO32催化下,用稀硝酸氧化乙醛制取乙二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3CHO+4HNO3$\stackrel{Cu(NO_{3})_{2}}{→}$3OHC-CHO+4NO↑+5H2O.该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是生成的NO会污染空气,硝酸会腐蚀设备. 
(2)乙二醇(HOCH2CH2OH)气相氧化法  
已知:OHC-CHO(g)+2H2(g)?HOCH2CH2OH(g)△H=-78kJ•mol-1 K1 
 2H2(g)+O2(g)?2H2O(g)△H=-484kJ•mol-1  K2
 乙二醇气相氧化反应HOCH2CH2OH(g)+O2(g)?OHC-CHO(g)+2H2O(g)的△H=-406kJ•mol-1.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K}_{2}}{{K}_{1}}$(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NH4+、Mg2+、Ba2+、Cl-、SO42-、CO3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三份各100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在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
(3)在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经称量其质量为6.27g,在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剩余固体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Mg2+
②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CO32-、SO42-,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SO42-)=0.1mol/L、c(CO32-)=0.2mol/L;
③推断K+是否存在并说理由:存在,经过计算可知,只有存在K+溶液中的离子电荷才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C.Na2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Na2Y2只作氧化剂
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硫酸工业废渣回收再利用的工艺流程如下:

注:硫废渣(主要含Fe2O3、SiO2、Al2O3、MgO、等杂质)
(1)“酸浸”中硫酸要适当过量,目的是:①提高铁的浸出率,②抑制Fe3+的水解
(2)“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同时FeS2被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4Fe3++FeS2+8H2O=15Fe2++2SO42-+16H+
(3 )为测定“酸浸”步骤后溶液中Fe3+的量以控制加入FeS2的量,实验步骤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浸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HCl、稍过量SnCl2,再加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K2Cr2O3标准溶液滴定,有关反应方程如下:
2Fe3++Sn2++6Cl-═2Fe2++SnCl42-
Sn2++4Cl-+2HgCl2═SnCl42-+Hg2Cl2
6Fe2++Cr2O32-+14H+═6Fe3++2Cr3++7H2O
①若SnCl2不足量,则测定的Fe3+量偏低(填“偏高”、“偏低”、“不变”,下同)
②若不加HgCl2,则测定的Fe3+量偏高
(4)①可选用KSCN或(填试剂)检验滤液中含有Fe3+.“酸浸”后Fe3+可被空气中O2氧化(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4Fe2++O2+4H+=4Fe3++2H2O
②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Fe(OH)3A1(0H)3Fe(OH)2Mg(OH)2Mn(OH)2
开始沉淀2.73.87.59.48.3
完全沉淀3.25.29.712.49.8
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有:稀HNO3,、Ba(NO32溶液、酸性KMn04溶液、NaOH溶液,要求制备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气体,请完成由“过滤”后的溶液模拟制备氧化铁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氧化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搅拌(填写具体操作)
笫二步:沉淀滴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为pH为3.2~3.8(填写具体操作)
第三步:分离,洗涤;
第四步:烘干.研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H-HF-FH-FH-ClH-1
E(kJ/mol)436.0157568431.8298.7
利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中最稳定的化学键是H-F
B.431.8 kJ/mol>E(H-Br)>298.7 kJ/mol
C.H2(g)→2H(g)△H=+436.0 kJ/mol
D.H2(g)+F2(g)→2HF(g)△H=-25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元素,A是短周期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非金属元素;B元素的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其基态原子每种轨道中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3:1;E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元素,其合金用途最广,用量最大.
(1)B与D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是0,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
(2)A分别与B、C、D能形成电子数为10的化合物,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H2O>NH3>CH4(写分子式),它们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CH4<NH3<H2O(写分子式).
(3)分子ABC、BA2D的空间构型分别是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4)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用元素符号表示),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5)C的单质分子中存在2个π键、1个σ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表离子或分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条件的是(  )
选项离子或分子条件
K+、NO3-、Cl-、HS-c(K+)<c(Cl-
Cu2+、NO3-、S2-、Cl-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
NH4+、Fe3+、SO42-、HCOOH滴加NaOH浓溶液立刻有气体产生
Na+、HCO3-、Mg2+、SO42-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