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于实验I〜IV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I :逐滴滴加稀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II: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实验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D.装置IV: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

c极有气体产生

b极质量减轻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a>b>c>d                                                   B. b>c>d>a

C. d>a>b>c                                                   D. a>b>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两种饱和一元醇, 它们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相差1, 已知它们的某种混合物8g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后可生成2.24L(标准状况)氢气, 则它们分别是

A.甲醇、乙醇 B. 甲醇、丙醇 C.丙醇、丁醇 D.丁醇、戊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A.0. 1 mol·L-1的NaHCO3 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1NA

B.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A

C.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已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已知:  ① CO(g)+H2O(g)H2(g)+CO2(g)    ΔH=-41kJ·mol-1 

② C(s)+2H2(g)CH4(g)            ΔH=-73kJ·mol-1

③ 2CO(g)C(s)+CO2(g)           ΔH=-171kJ·mol-1

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 + 6H2(g)             CH3OCH3(g) + 3H2O(g)

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n(H2) / n(CO2)]的变化曲线如下左图: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在下图中画出平衡时CH3OCH3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n(H2)/n(CO2)]变化的曲线图。

②某温度下,将2.0molCO2(g)和6.0mol(g)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改变压强和温度,平衡体系中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 P3>P2,T3>T2         B. P1>P3,T1>T3         

C. P2>P4,T4>T2         D. P1>P4,T2>T3

③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3充入二氧化碳和氢 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 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D. 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

E. 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F. 氢气的转化率减小

(3)最近科学家再次提出“绿色化学”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空气中的CO2转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甲醇可制作燃料电池,写出以稀硫酸为电解质甲醇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____                  。以此燃料电池作为外接电源按右图所示电解硫酸铜溶液,如果起始时盛有1000mL pH=5的硫酸铜溶液(25℃,CuSO4足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其质量约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1-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

 

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a和b、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1-溴丁烷。

竖直冷凝管接通冷凝水,进水口是_____(填“I”或“Ⅱ”);冷凝回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可能有: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1-丁烯、溴化氢、硫酸氢钠、水等。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并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部分副产物。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和          ,写出C装置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分离提纯1-溴丁烷,该兴趣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1-丁醇

-89.5

117.3

1-溴丁烷

-112.4

101.6

丁醚

-95.3

142.4

1-丁烯

-185.3

-6.5

 

请你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分离出1-溴丁烷。

①待烧瓶冷却后,拔去竖直的冷凝管;

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收集所得馏分。

(4)若实验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别为7.4 g、13.0 g,蒸出的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再次蒸馏得到9.6 g1-溴丁烷,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醚极易挥发、微溶于水、是良好的有机溶剂。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能生成乙烯或乙醚。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乙醚和乙烯。

(1)制乙醚:在蒸馏烧瓶中先加入10 mL乙醇,慢慢加入10 mL浓硫酸,冷却,固定装置。加热到140℃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继续滴加10 mL乙醇,并保持140℃,此时烧瓶

c中收集到无色液体。

①Ⅰ和Ⅱ是反应发生装置,应该选择         (选答“Ⅰ”或“Ⅱ”)与装置Ⅲ相连。

②乙醇通过分液漏斗下端连接的长导管插入到液面下加入,目的有二,一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二是                                                             

(2)Ⅲ中水冷凝管的进水口是                     (选答“a”或“b”)。

冰盐水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以上装置还不够完善,一是溴水可能倒吸,二是尾气弥漫在空气中遇明火

危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种装置与导管d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是(选填编号)      

(4)反应一段时间后,升温到170℃,观察到反应物变为黑色,溴水褪色。写出实验过程中生成了酸性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及其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中收集到的乙醚产品中可能含有多种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①分液步骤除去产品中的酸性杂质,则X可以是                              

②蒸馏操作可除去的杂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SO及其他某些未知离子,某同学取适量试液放入四支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

①若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②若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③若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

④若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a,但不能确定是否有K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