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欲将粗盐提纯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分析 A.过滤时不能搅拌,否则会将滤纸损耗造成滤液泄漏;
B.蒸发滤液时不能蒸干;
C.配制溶液不需要酒精灯;
D.根据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进行分析.

解答 解:A.进行过滤操作的时候,如果使用玻璃棒搅拌有可能刺破滤纸造成滤液泄漏,故A错误;
B.而在蒸发溶液时,当发现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就应停止加热,用蒸发皿的余温蒸干溶液,不能蒸干,故B错误;
C.而在配制溶液中一般不需要加热,不选用酒精灯,故C错误;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取固体、量取液体、溶解配置、装瓶贴标签这几个主要步骤,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粗盐的提纯方法及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粗盐的正确提纯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表示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稀 HNO3 中滴加 Na2SO3 溶液:SO32-+2H+═SO2↑+H2O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I-+2H+=I2+2H2O
C.向 Al2(SO43 溶液中加入过量 NH3•H2O:Al3++4NH3•H2O═AlO2-+4NH4++2H2O
D.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F(填写序号)
A.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不慎将酒精撒到桌面上引起着火,应立即用较多的水浇灭;
C.配置H2SO4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H2SO4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E.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
F.用结晶法可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G.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
2
3
4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填具体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HClO4,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KOH.
(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Al;写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4)④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该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5)试设计实验方案比较④与⑤的化学性质(金属性),有关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C、CO、CO2在实际生产中有如下应用:
a.2C+SiO2 $\frac{\underline{\;高温\;}}{电炉}$  Si+2CO        b.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 2Fe+3CO2
c.C+H2O  $\frac{\underline{\;高温\;}}{\;}$  CO+H2          d.CO2+CH4  $\stackrel{催化剂}{→}$  CH3COOH
上述反应中,理论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d.
(2)有机物加氢反应中镍是常用的催化剂.但H2中一般含有微量CO会使催化剂镍中毒,在反应过程中消除CO的理想做法是投入少量SO2,为搞清该方法对催化剂的影响,查得资料:

则:①不用通入O2氧化的方法除去CO的原因是避免O2与Ni反应再使其失去催化作用.
②SO2(g)+2CO(g)=S(s)+2CO2(g)△H=-270kJ/mol.
(3)汽车尾气中含大量CO和氮氧化物(NO2)等有毒气体.
①活性炭处理NO的反应:C(s)+2NO(g)?N2(g)+CO2 (g)△H=-a kJ•mol-1(a>0)
若使NO更加有效的转化为无毒尾气排放,以下措施理论上可行的是:b.

a.增加排气管长度                b.增大尾气排放口
c.添加合适的催化剂              d.升高排气管温度
②在排气管上添加三元催化转化装置,CO能与氮氧化物(NO2)反应生成无毒尾气,其化学方程式是2xCO+2NOx$\frac{\underline{\;催化剂\;}}{\;}$2xCO2+N2
(4)利用CO2与H2反应可合成乙醚.以KOH为电解质溶液,组成乙醚----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工作时其负极反应式是CH3OCH3-12e-+16OH-=2CO32-+11H2O.
(5)电解CO制备CH4和W,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生成物W是NaHCO3,其原理用电解总离子方程式解释是4CO+3CO32-+5H2O=6HCO3-+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NH42SO4、NH4NO3、CO(NH22是常见的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由重要作用.
(1)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CO(NH22
(2)NH4NO3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12;
(3)为测定(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民和小青分别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样品中杂质可溶,且不参与反应).
方案1:小民称取13.60g样品,与足量的浓Na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将获得的气体直接用足量的浓硫酸吸收,浓硫酸增重3.91g.
方案2:小青另取等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3.30g.
①上述不合理的方案是方案1;简述理由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②选用合理方案计算该(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酸性强弱 H3AsO4<H3PO4.(用“>”或“<”表示)
(2)元素Se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在一定条件下,S与H2反应有一定限度(可理解为反应进行的程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反应的限度比S与H2反应限度小.(选填“大”、“小”或“相同”)
(3)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适量SO2气体通入碘水后,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是H+、I-、SO4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填序号)
A.C、N、O、F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B.Si、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C.干冰升华、液态水转变为气态都要克服分子内的共价键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一定温度下的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O2和3mol H2,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H=-akJ.mol-1(a>0),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B(填序号);
A.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2,同时生成0.4molH2O
D.反应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
(2)从0min到10min,v(H2)=0.075 mol•L-1•min-1
(3)下列措施中能使$\frac{n(C{H}_{3}OH)}{n(C{O}_{2})}$增大的是CD(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恒温恒容下充入He(g)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恒温恒容再充入2mol CO2和3mol H2
(4)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20(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使该反应K=l,则可以改变以下D(填序号)条件.
A.增大压强    B.增大反应物浓度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加入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可逆反应 4NH3(g)+5O2(g)$?_{加热}^{催化剂}$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NH3):n (O2)=4:5
B.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向逆向移动
C.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当v(NH3):v(NO)=1:1 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