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装置中为强酸制备弱酸依此选择试剂,C中为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的反应,装置图中D的上端体积较大,可以防倒吸;
(2)分析装置图可知,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会素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分析,改进方法需要除去硝酸但不能引入杂质;
(3)通过比较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装置中为强酸制备弱酸,碳酸酸性大于硅酸;
(4)通过比较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装置中为强酸制备弱酸依此选择试剂,根据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分析,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即为非金属性强弱;
解答 解:(1)通过比较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装置中为强酸制备弱酸,A中试剂为稀硝酸,B中为碳酸钙,C中为Na2SiO3溶液,试管C中为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由装置图可知,装置图中D的上端体积较大,可以防倒吸;
故答案为:Na2CO3,Na2SiO3,防倒吸;
(2)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会素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和硅酸钠溶液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干扰判断,无法证明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改进措施是在B,C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吸收硝酸,
故答案为:硝酸具有挥发性,与生成的CO2一起进入装置C中,则无法证明C、Si的非金属性强弱,在B,C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3)试管C中为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
故答案为:H2O+CO2+SiO32-═H2SiO3↓+CO32-;
(4)装置中为强酸制备弱酸,A中试剂为稀硝酸,B中为碳酸钙,C中为Na2SiO3溶液,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C>Si,同周期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原子序数增大,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N>C>Si,同周期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原子序数增大,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4}$<$\frac{n(X)}{n(Y)}$<$\frac{3}{2}$ | B. | $\frac{1}{4}$<$\frac{n(X)}{n(Y)}$<$\frac{1}{2}$ | C. | $\frac{1}{4}$<$\frac{n(X)}{n(Y)}$<4 | D. | $\frac{1}{2}$<$\frac{n(X)}{n(Y)}$<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HS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Na2SO3 溶液,也小于Na2SO4 溶液 | |
B. | [HSO3-]>[SO32-]>[H2SO3 ] | |
C. | 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为1×10-4mol/L | |
D. | 加入少量NaOH使溶液的pH升高会使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键是一种静电引力 | |
B. |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结合 | |
C. | 只要有旧健的断裂就一定是化学反应 | |
D. | 氢键是一种化学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