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CCUS或许发展成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

(1)已知:CH4(g)+2O2(g)═CO2(g)+2H2O(g)△H1=a kJ•mol-1
CO(g)+H2O (g)═CO2(g)+H2 (g)△H2=b kJ•mol-1
2CO(g)+O2(g)═2CO2(g)△H3=c kJ•mol-1
反应CO2(g)+CH4(g)═2CO(g)+2H2(g) 的△H=(a+2b-2c)kJ•mol-1
(2)利用废气中的CO2为原料制取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其他条件相同,该甲醇合成反应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C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a点所代表的状态不是(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
②c点CO2的转化率高于b点,原因是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较快,故CO2的转化率较大.
(3)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随着甲醇的生成,还伴随有少量CO副产物出现:CO2+H2?CO+H2O△H>0,且CO2的转化率、甲醇的产率和CO含量除受浓度、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催化剂CuO的质量分数、气体混合物在反应锅炉内的流动速率影响(用空间流率表示).通过实验分别得到如下数据图2、①由图2得,最佳空间流率为3600h-1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催化剂配比,并记录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得到如下表数据,
催化剂组分质量分数(%)CuO0255075100
ZnO1007550250
到达平衡所需时间(h)2.57.48.112无催化活性
试说明不选择单组份ZnO原因是使用单组分ZnO时反应速率虽然快,但是由图3可知,二氧化碳转化率、甲醇的产率都过低,实际生产中没有意义,故不采用.
(4)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来合成低碳烯烃,起始时以0.1MPa,n(H2):n(CO2)=3:1的投料比充入反应器中,发生反应:2CO2(g)+6H2(g) $\stackrel{催化剂}{?}$ C2H4(g)+4H2O(g)△H,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如图4所示:
①该进行的反应的△S<0(填:“>”或“<”)
②对于气体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KP=$\frac{p({C}_{2}{H}_{4})×{p}^{4}({H}_{2}O)}{{p}^{2}(C{O}_{2})×{p}^{6}({H}_{2})}$.
③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压强;提高氢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比值(列举2项).

分析 (1)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g)△H1=a kJ•mol-1
②CO(g)+H2O (g)═CO2(g)+H2 (g)△H2=b kJ•mol-1
③2CO(g)+O2(g)═2CO2(g)△H3=c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2×③可得:CO2(g)+CH4(g)═2CO(g)+2H2(g),反应的焓变也进行相应的计算;
(2)①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相同;
②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O2的转化率较大;
(3)①根据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甲醇产量最大,选择最佳空间流率,流动速率高会消耗能量;
②使用单组份ZnO时反应速率虽然最快,但是由图3可知,CO2转化率、CH3OH产率均过低;
③由图可知,在t0时改变一个条件,使曲线Ⅰ变成曲线Ⅱ,反应速率加快,不影响平衡移动,不可能是升高温度,且改变条件浓度也不变,不可能是增大压强,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4)①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混乱度减小;
②Kp等于各产物平衡分压系数次方的乘积和各个反应物平衡分压系数次方乘积的比值;
③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压强或提高氢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比值等.

解答 解:(1)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g)△H1=a kJ•mol-1
②CO(g)+H2O (g)═CO2(g)+H2 (g)△H2=b kJ•mol-1
③2CO(g)+O2(g)═2CO2(g)△H3=c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2×③可得:CO2(g)+CH4(g)═2CO(g)+2H2(g),则△H=(a+2b-2c)kJ•mol-1
故答案为:(a+2b-2c);
(2)①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所以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相同,故a点所代表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不是;
②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较快,故CO2的转化率较大;
故答案为: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较快,故CO2的转化率较大;
(3)①由图可知,在3600h-时,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甲醇产量最大,流动速率高会消耗能量,故最佳流动速率为3600h-
故答案为:3600;
②使用单组份ZnO时反应速率虽然最快,但是由图3可知,CO2转化率、CH3OH产率均过低实际生产中没有意义,故不采用,
故答案为:使用单组分ZnO时反应速率虽然快,但是由图3可知,二氧化碳转化率、甲醇的产率都过低,实际生产中没有意义,故不采用;
③由图可知,在t0时改变一个条件,使曲线Ⅰ变成曲线Ⅱ,反应速率加快,不影响平衡移动,不可能是升高温度,且改变条件浓度也不变,不可能是增大压强,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
(4)①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混乱度减小,则△S<0,故答案为:<;
②该反应的Kp等于各产物平衡分压系数次方的乘积和各个反应物平衡分压系数次方乘积的比值,即KP=$\frac{p({C}_{2}{H}_{4})×{p}^{4}({H}_{2}O)}{{p}^{2}(C{O}_{2})×{p}^{6}({H}_{2})}$,
故答案为:$\frac{p({C}_{2}{H}_{4})×{p}^{4}({H}_{2}O)}{{p}^{2}(C{O}_{2})×{p}^{6}({H}_{2})}$;
③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压强或提高氢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比值,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提高氢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比值.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图象分析、反应热计算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侧重考查阅读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试剂保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氟酸不能存放于玻璃瓶中
B.氯水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
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氢氧化钠溶液存放于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分析下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化学式CH3COOHHCN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1.8×l0-54.9×l0-10K1=4.3×l0-7
K2=5.6×l0-11
A.CH3COO-、CO32-、CN-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B.向食醋中加入水可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C.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CN溶液,前者pH较大
D.pH=a的上述3种酸溶液,加水后溶液的pH相同,则醋酸中加入的水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硫酸铝钾是一种复盐,其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向含a mol K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多个离子方程式
A.Ba2++SO32-═BaSO4
B.Al3++3OH-═Al(OH)3
C.Al3++4OH-═AlO2-+2H2O
D.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E.Al3++2SO42-+2Ba2++3OH-═2BaSO4↓+Al(OH)3
F.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请回答:
(1)Al3+完全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为D.(只选一个填写字母,下同)
(2)SO42-完全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为F.
(3)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沉淀的总和为2.5amol,此时的离子方程式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如下:2KMnO4+3H2SO4+5H2O2═K2SO4+2MnSO4+8H2O+5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安装实验仪器后,首先进行的实验步骤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6H++5H2O2═2Mn2++8H2O+5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氮及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NH3、HNO3等是重要化工产品.
(1)合成氨的原料气N2和H2通常是以焦炭、水和空气为原料来制取的.其主要反应是:①2C+O2→2CO   ②C+H2O(g)→CO+H2   ③CO+H2O(g)→CO2+H2
某次生产中将焦炭、H2O(g)和空气(设空气中N2和O2的体积比为4:1,下同)混合反应,所得气体产物经分析,组成如下表:则表中x=44m3
气体CON2CO2H2O2
体积(m3)(标准状况)x2012601.0
(2)汽车尾气会排放氮的氧化物污染环境.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
N2(g)+O2(g)?2NO(g)△H>0
若1mol空气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4×10-6;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
(3)SO2和氮的氧化物都是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已知:
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41.8kJ•mol-1
(4)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H2CO3HClOH2C4H4O6(酒石酸)
电离平衡常数K1=4.3×10-7  K2=5.6×10-113.0×10-8K1=9.1×10-4  K2=4.3×10-5
回答下列问题:
a.常温下,将0.1mol/L的次氯酸溶液与0.1mol/L的碳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D
A.c(Na+)>c(ClO-)>c(HCO3-)>c(OH-
B.c(Na+)>c(HCO3-)>c(ClO-)>c(H+
C.c(Na+)═c(HClO)+c(ClO-)+c(HCO3-)+c(H2CO3)+c(CO32-
D.c(Na+)+c(H+)═c(ClO-)+c(HCO3-)+2c(CO32-
E.c(HClO)+c(H+)+c(H2CO3)═c(OH-)+c(CO32-
b.常温下,0.1mol/L的酒石酸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6,则c(HC4H4O6-)+2c(C4H4O62-)=(0.05+10-6-10-8)mol/L.(列出计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H=Q 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70080085010001200
K0.60.91.01.72.6
请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c({H}_{2}O)}{c(C{O}_{2})•c({H}_{2})}$,该反应中Q>0 (选填“>”或“<”).
(2)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cd.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反应热不变    c.v(H2)=v(CO)   d.CO2的质量分数不变
(3)800℃,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c(H2O)=0.05mol/L,c(CO2)=0.01mol/L,c(H2)=0.03mol/L,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大(填“大”或“小”).
(4)温度为85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物质的浓度变化如表:
850℃时物质的浓度(mol/L)的变化
时间(min)COH2OCO2H2
00.200O.30000
20.1380.2380.0620.062
3c1c2c3c3
4c1c2c3c3
50.1160.2160.084
60.0960.2660.104
①计算:3min时CO的浓度 c1=0.08mol/L,H2O (g)的转化率=40%.
②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d,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a.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恒温、恒容的1L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X、Y、Z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 的关系如表所示:X(g)+3Y(g)?2Z(g)△H<0
t/min
n/mol
0min2min4min6min8min
n(X)0.20.150.10.10.05
n(Y)0.60.450.30.30.5
n(Z)00.10.20.20.3
(1)第6min末改变了什么条件到达第8分钟的平衡状态:通入0.35molY.
(2)在相同温度下,若1L容器为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现充入0.2mol X、0.6molY,达到平衡时n(Z)=bmol,则b>0.2(填“<”、“>”或“=”),平衡时容器的体积V=$\frac{4-5b}{4}$L(用含b的式子表示)
(3)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第6min的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X和0.6molY,达到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0.4mol
(4)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在第6min的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X和0.6molY,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人缺碘就会引起碘缺乏病,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因此80年代国家强制给食用盐中加入碘单质
D.硅胶具有吸水性,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