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组分质量分数(%) | CuO | 0 | 25 | 50 | 75 | 100 |
ZnO | 100 | 75 | 50 | 25 | 0 | |
到达平衡所需时间(h) | 2.5 | 7.4 | 8.1 | 12 | 无催化活性 |
分析 (1)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g)△H1=a kJ•mol-1
②CO(g)+H2O (g)═CO2(g)+H2 (g)△H2=b kJ•mol-1
③2CO(g)+O2(g)═2CO2(g)△H3=c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2×③可得:CO2(g)+CH4(g)═2CO(g)+2H2(g),反应的焓变也进行相应的计算;
(2)①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相同;
②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O2的转化率较大;
(3)①根据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甲醇产量最大,选择最佳空间流率,流动速率高会消耗能量;
②使用单组份ZnO时反应速率虽然最快,但是由图3可知,CO2转化率、CH3OH产率均过低;
③由图可知,在t0时改变一个条件,使曲线Ⅰ变成曲线Ⅱ,反应速率加快,不影响平衡移动,不可能是升高温度,且改变条件浓度也不变,不可能是增大压强,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4)①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混乱度减小;
②Kp等于各产物平衡分压系数次方的乘积和各个反应物平衡分压系数次方乘积的比值;
③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压强或提高氢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比值等.
解答 解:(1)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g)△H1=a kJ•mol-1
②CO(g)+H2O (g)═CO2(g)+H2 (g)△H2=b kJ•mol-1
③2CO(g)+O2(g)═2CO2(g)△H3=c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2×③可得:CO2(g)+CH4(g)═2CO(g)+2H2(g),则△H=(a+2b-2c)kJ•mol-1,
故答案为:(a+2b-2c);
(2)①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所以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相同,故a点所代表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不是;
②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较快,故CO2的转化率较大;
故答案为: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较快,故CO2的转化率较大;
(3)①由图可知,在3600h-时,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甲醇产量最大,流动速率高会消耗能量,故最佳流动速率为3600h-,
故答案为:3600;
②使用单组份ZnO时反应速率虽然最快,但是由图3可知,CO2转化率、CH3OH产率均过低实际生产中没有意义,故不采用,
故答案为:使用单组分ZnO时反应速率虽然快,但是由图3可知,二氧化碳转化率、甲醇的产率都过低,实际生产中没有意义,故不采用;
③由图可知,在t0时改变一个条件,使曲线Ⅰ变成曲线Ⅱ,反应速率加快,不影响平衡移动,不可能是升高温度,且改变条件浓度也不变,不可能是增大压强,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
(4)①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混乱度减小,则△S<0,故答案为:<;
②该反应的Kp等于各产物平衡分压系数次方的乘积和各个反应物平衡分压系数次方乘积的比值,即KP=$\frac{p({C}_{2}{H}_{4})×{p}^{4}({H}_{2}O)}{{p}^{2}(C{O}_{2})×{p}^{6}({H}_{2})}$,
故答案为:$\frac{p({C}_{2}{H}_{4})×{p}^{4}({H}_{2}O)}{{p}^{2}(C{O}_{2})×{p}^{6}({H}_{2})}$;
③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压强或提高氢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比值,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提高氢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比值.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图象分析、反应热计算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侧重考查阅读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氟酸不能存放于玻璃瓶中 | |
B. | 氯水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 | |
C. |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 |
D. | 氢氧化钠溶液存放于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化学式 | CH3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数(25℃) | 1.8×l0-5 | 4.9×l0-10 | K1=4.3×l0-7, K2=5.6×l0-11 |
A. | CH3COO-、CO32-、CN-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 |
B. | 向食醋中加入水可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 |
C. |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CN溶液,前者pH较大 | |
D. | pH=a的上述3种酸溶液,加水后溶液的pH相同,则醋酸中加入的水最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气体 | CO | N2 | CO2 | H2 | O2 |
体积(m3)(标准状况) | x | 20 | 12 | 60 | 1.0 |
化学式 | H2CO3 | HClO | H2C4H4O6(酒石酸) |
电离平衡常数 | K1=4.3×10-7 K2=5.6×10-11 | 3.0×10-8 | K1=9.1×10-4 K2=4.3×1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时间(min) | CO | H2O | CO2 | H2 |
0 | 0.200 | O.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5 | 0.116 | 0.216 | 0.084 | |
6 | 0.096 | 0.266 | 0.10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t/min n/mol | 0min | 2min | 4min | 6min | 8min |
n(X) | 0.2 | 0.15 | 0.1 | 0.1 | 0.05 |
n(Y) | 0.6 | 0.45 | 0.3 | 0.3 | 0.5 |
n(Z) | 0 | 0.1 | 0.2 | 0.2 | 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 |
B. | 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 |
C. | 人缺碘就会引起碘缺乏病,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因此80年代国家强制给食用盐中加入碘单质 | |
D. | 硅胶具有吸水性,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