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和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降解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变黄
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分析 A.蛋白质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
B.浓(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
C.蛋白质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
D.蛋白质属于胶体,难溶于饱和盐溶液,不能透过半透膜.

解答 解:A.蛋白质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故A正确;
B.浓(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HCHO溶液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
C.蛋白质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变黄色,故C正确;
D.蛋白质属于胶体,难溶于饱和盐溶液,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使蛋白质变性、盐析的理化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铬铁矿是最难分解的矿石之一,加工前需将矿样充分粉碎.其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SiO2、Al2O3等杂质,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的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NaFeO2+2H2O═NaOH+Fe(OH)3
请回答:
(1)煅烧前应将铬铁矿充分粉碎,其目的是增大表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反应更充分.灼烧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操作方法.如在实验室中将铬铁矿和NaOH固体混合物灼烧,从以下各实验仪器中选择必要的有BCD.
A.陶瓷坩埚  B.铁坩埚  C.三脚架  D.泥三角
(2)煅烧过程中FeO•Cr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Cr2O3+7O2+20NaOH$\frac{\underline{\;高温\;}}{\;}$8Na2CrO4+4NaFeO2+10H2O.
(3)制备过程中杂质SiO2、Al2O3最终分别以(写化学式)H2SiO3、Al(OH)3的形式被除去.
(4)向黄色的滤液2中加稀硫酸,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橙色.请结合化学平衡原理和必要的文字,对此过程给予合理解释由于2CrO42-+2H+Cr2O72-+H2O的存在,加稀硫酸增大了H+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使CrO42-浓度减小,Cr2O72-浓度增大,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5)向Na2Cr2O7溶液加入KC1固体,获得K2Cr2O7晶体能庙橐作并衣次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三苯甲醇(C6H53C-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实验室合成三苯甲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过程中生成的中间物质格氏试剂易发生水解反应;
②部分相关物质的沸点如下:
物质沸点/℃
三苯甲醇380
乙醚34.6
溴苯156.2
③三苯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玻璃仪器B的名称为冷凝管;装有无水CaCl2的仪器A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避免格氏试剂水解;
(2)装置中滴加液体未用普通分液漏斗而用滴液漏斗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滴下;
(3)制得的三苯甲醇粗产品中含有乙醚、溴苯、氯化铵等杂质,可以设计如下提纯方案:
粗产品$\stackrel{①操作}{→}$$\stackrel{②溶解、过滤}{→}$$\stackrel{③洗涤、干燥}{→}$三苯甲醇
其中,操作①的名称是蒸馏或分馏;洗涤液最好选用a(填字母序号).
a.水         b.乙醚         c.乙醇         d.苯
检验产品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已洗涤干净,反之则未洗涤干净;
(4)纯度测定:称取2.60g产品,配成乙醚溶液,加入足量金属钠(乙醚与钠不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0.80mL.则产品中三苯甲醇的质量分数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I.高铁酸钾( 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1)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Fe(OH)3↓+5OH- ;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A,电池工作十分钟,理论消耗Zn0.2g(已知F=96500C/mol).
(2)盐桥中盛有饱和KC1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右移动(填“左”或“右”);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左移动(填“左”或“右”).
(3)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Ⅱ.工业上湿法制备K2FeO4的工艺流程如图3.

(4)完成“氧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
其中氧化剂是NaClO(填化学式).
(5)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减小高铁酸钾的溶解,促进高铁酸钾晶体析出.
(6)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Smol/L l00mL 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2.5mL 2mol/L的盐酸(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周期表中第ⅡA族元素都为金属元素.
(1)铍随为第ⅡA元素,但却与第ⅢA族铝元素性质更相近,如二者的氯化物都为共价化合物,都易形成共聚分子.

①在多聚氯化铍中,铍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杂化,AlCl3易于Cl-结合生成[AlCl4]的结构式为(若有配位键,用“→”表示),[AlCl4]的立体构型名称为正四面体形.
②在[AlCl4]中,铝原子价电子在杂化轨道中的排布图为,铍与铝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是Be与Al的电负性相近.
(2)镁与铝同为第三周期元素,设镁的电离能为I1、I2、I3…,铝的电离能为I1′、I2′、I3′…,下列关于镁和铝电离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I1<I2<I3<I4     B.I3+I2<I2+I1     C.I2-I1′<I2-I1      D.I2′>I2:I1′<I1
(3)碳酸盐的阳离子不同,热分解的温度不同,MgCO3、CaCO3、SrCO3、BaCO3的热稳定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BaCO3>SrCO3>CaCO3>MgCO3,其原因是碳酸盐分解的本质为CO32-生成CO2和O2-,O2-与金属阳离子结合的过程,而MgO晶格能最大最稳定,故MgCO3最易分解(或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越容易)
(4)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岩浆中MgSiO3、CaSiO3、SrSiO3、BaSiO3晶出的先后顺序为MgSiO3>CaSiO3>SrSiO3>BaSiO3
(5)镁晶体的堆积方式为ABA型,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该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为$\frac{\sqrt{2}π}{6}$(用含π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B.次氯酸的电子式:
C.NH4Cl的电子式:D.乙醛结构简式:CH3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四种短周期元素A、D、E、G,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G同主族,D、E同周期;A和D、E、G的单质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化合依次生成共价化合物甲、乙和离子化合物丙,丙和乙剧烈反应得到强碱溶液X和A的单质.请回答:
(1)化合物丙和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H2O=NaOH+H2↑;
(2)A和E两种元素构成的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显弱酸性,试用恰当的方程式解释该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H2O2?HO2-+H+
(3)将A、D、E三种元素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X恰好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试用恰当的方程式解释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NO2-+H2O?HNO2+OH-,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请用离子符号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以“>”连接填写)c(Na+)>c(NO2-)>c(OH-)>c(H+);
(4)在丙和乙的反应中,当转移1.5mol电子时,得到A单质3 g;若同时得到X的溶液0.50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
(5)工业制取甲的反应为:D2(g)+3A2(g)?2甲(g)△H<0.若改变下列任何一个条件(其它条件不变)时,上述平衡一定向右移动的是(填写序号)ACE.
A.将甲不断从反应体系中分离     B.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E.向体系中充入D2和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NH4C1溶液因水解而显酸性,故NH4C1是弱电解质
B.纯碱溶液因水解而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2CO3+2OH-
C.可乐因含碳酸而显酸性,电离方程式为:H2CO3?CO32-+2H+
D.配制FeC13 溶液时,先将FeC13 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硼镁泥是硼镁矿生产硼砂(Na2B4O7•lOH2O)时的废渣,其主要成分是Mg0,还含有CaO、Al2O3、Fe2O3、FeO、MnO、B2O3、SiO2等杂质.以硼镁泥为原料制取的七水硫酸镁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A能溶于氢氟酸,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SiF4↑+2H2O
(2)滤渣B中含有不溶于稀盐酸的黑色固体,则滤渣B含有的成分有Fe(OH)3、Al(OH)3、MnO2,加MgO并煮沸的目的是调节pH,促进Al3+、Fe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3)写出加NaClO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2++ClO-+H2O═MnO2↓+2H++Cl-;2Fe2++ClO-+2H+═2Fe3++Cl-+H2O
(4)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硫酸镁在温度降低时结晶析出
(5)因B2O3溶于硫酸,所以此法制备的七水硫酸镁含有少量硼酸(H3BO3),硼酸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硼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3BO3+2NaOH+3H2O=Na2B4O7•lOH2O.失去结晶水的硼砂与金属钠、氢气及石英砂一起反应可制备有机化学中的“万能还原剂--NaBH4”和另一种钠盐,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B4O7•lOH2O+16Na+8H2+7SiO2=4NaBH4+7Na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