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回答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环形玻璃搅拌棒
(2)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隔热,减少热量散失.
(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H,其结果常常大于-57.3kJ/mol,其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中难免有热量散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用0.1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无影响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分析 (1)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3)若保温效果不好,有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
(4)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解答 解:(1)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隔热,减少热量散失,
故答案为:隔热,减少热量散失;
(3)若保温效果不好,有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H大于-57.3kJ•mol-1
故答案为:实验过程中难免有热量散失;
(4)一水合氨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稀硝酸与Ba(OH)2溶液反应符合中和热的概念;
故答案为:偏小;无影响.

点评 本题考查测定反应热的误差分析,难度中等,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加热NaHSO4至熔化NaHSO4═Na++H++SO42-
B.把CaO放入水中CaO═Ca2++O2-
C.HClO═H++ClO-
D.H2S?H++HS-;HS-?H++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CSO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的氯原子:2017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有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分离、提纯→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B.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
C.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还原反应、取代反应
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手性碳个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条件下,对于某反应X+3Y═2Z+2W,分别测得反应速率,
甲:v(X)=0.3mol•L-1•min-1,乙:v(Y)=1.2mol•L-1•min-1
丙:v(Z)=0.8mol•L-1•min-1,丁:v(W)=0.02mol•L-1•s-1,则反应最快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1 L 0.1 mol•L-1 (NH42Fe(SO42•6H2O溶液中:c(NH4+)+c(Fe2+)+c(H+)=c(OH-)+c(SO42-
B.0.1 mol•L-1的NH4Cl与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c(NH4+)+2c(H+)=c(NH3•H2O)+2c(OH-
C.pH=9.4、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中:c(Na+)>c(CN-)>c(HCN)>c(OH-
D.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与0.05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酸性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u→Cu2(OH)CO3B.HCl→Cl2C.Fe2O3→FeD.Al(OH)3→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备Cl2 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是①②③④⑤.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
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  ④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⑤KMnO4和浓盐酸混合
(2)若用含有0.2mol 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制取Cl2,制得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浓盐酸的浓度随反应的不断进行逐渐变稀,变稀后将不再反应.
(3)①装置B的作用是证明有水蒸气产生,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装置E 的作用应该是吸收氯气.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Cl-=AgCl↓.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认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E与F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加入碘化钾淀粉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3)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3次;
(4)把温度为13℃,浓度为1.0mol/L的酸溶液和1.1mol/L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g/mL,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4J/(g•°C)],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表:
反应物起始温度t1/°C终了温度t2/°C中和热
HCl+NaOH1319.8△H1
HCl+NH3•H2O1319.3△H2
①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提示$△H=-\frac{{0.4184({t_2}-{t_1})}}{{n({H_2}O)}}kJ/mol$2△H1=-56.9kJ/mol;
△H2=-52.7kJ/mol.
②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一水合氨为弱碱,在中和过程中一水合氨发生电离,要吸收热量,因而总体放热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