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已知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Al与NaOH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Mg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③④

分析 ①Cu与HNO3溶液反应,如果是浓硝酸,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如果是稀硝酸,二者反应生成NO;
②Al与NaOH溶液反应,无论NaOH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都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③Zn与H2SO4溶液反应,如果是浓硫酸,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如果是稀溶液,二者反应生成氢气;
④Mg与HCl溶液反应,无论是浓盐酸还是稀盐酸都生成氢气和氯化镁.

解答 解:①Cu与HNO3溶液反应,如果是浓硝酸,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如果是稀硝酸,二者反应生成NO,所以产物与溶液浓度有关,故选;
②Al与NaOH溶液反应,无论NaOH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都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所以产物与溶液浓度无关,故不选;
③Zn与H2SO4溶液反应,如果是浓硫酸,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如果是稀溶液,二者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产物与溶液浓度有关,故选;
④Mg与HCl溶液反应,无论是浓盐酸还是稀盐酸都生成氢气和氯化镁,所以产物与溶液浓度无关,故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之间反应,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影响产物的因素有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用量、反应温度等,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氢气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其根据不正确的是(  )
A.生产氢气的原料来源广泛
B.氢气燃烧时无污染
C.氢气易液化,贮存、携带方便
D.在等质量的可燃气体中,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铁与盐酸的反应  Fe+2H+═Fe3++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纯碱和稀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所含氢原子数相等的甲烷和氨气(NH3)的质量比为12: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同温同压下,1体积气体A2与3体积气体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气体X,则X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B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2+3B2=2AB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
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蒸馏烧瓶;
②冷凝管;
④容量瓶.
(2)在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④(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酒精灯(填仪器名称),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蒸馏.现需配制100ml 0.2mol/L 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没用玻璃棒引流.
(4)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
 ②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BD.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③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16.8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④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0.400mol/L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0.4g NaOH的NaOH溶液,则该同学需取25.0 mL该盐酸.
⑤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g NaOH的NaOH溶液,发现比=4\*MERGEFORMAT ④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C.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
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已知:
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能级,且每种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
④Q、R、Y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Q、R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的质荷比最大值为78;
⑤Z有“生物金属”之称,Z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Q、R、X、Y、Z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化合物M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其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化合物N在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
(2)R、X、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3)由上述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与RY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N2O(写分子式).
(4)Z原子基态时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Z的一种含氧酸钡盐的晶胞 结构如图所示,晶体内与每个Z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氧原子数为6.
(5)由R、X、Y三种元素组成的RXY-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NaClO溶液反应,生成X2、RY2等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O-+2H++3ClO-=N2+2CO2+3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发现的历程,其中铁、硝酸钾、青霉素、氨、乙醇、二氧化、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种“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铁原子在基态时,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2)硝酸钾中N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写出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化学式BF3[SO3( g)、BBr3等].
(3)6氨基青霉烷酸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C、N、O、S.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填字母序号).
a.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比氯乙烷高
b.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能催化固定CO2,该配离子中钨显-1价
c.聚乙烯()分子中有5n个σ键
d.由下表中数据可确定在反应Si(s)+O2(g)═SiO2(s)中,每生成60g SiO2放出的能量为(2c-a-b) kJ
化学键Si-SiO═OSi-O
键能(kJ•mol-1abc
(5)铁和氨气在640℃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Fe+2NH3$\frac{\underline{\;640℃\;}}{\;}$2Fe4N+3H2.若两个最近的Fe原子间的距离为s cm,则该晶体的密度是$\frac{{119\sqrt{2}}}{{2{s^3}{N_A}}}$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铵明矾[(NH4xAly(SO4m•nH2O]为无色、透明晶体.工业常用于制造颜料、媒染剂、净水剂等.制取铵明矾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25℃时,将0.2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5,则该温度下氨水的电离常数Kb≈1×10-5.(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2)铵明矾的化学式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准确称取4.53g铵明矾配成溶液,加入盐酸酸  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沉淀4.66g.另取4.53g铵明矾,配制成250.0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 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3.5,加入30.00mL 0.0500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H2Y)标准溶液,加热至沸,使Al3+与Na2H2Y的反应迅速定量进行;待反应完成后调节溶液为5~6,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再用0.0500mol•L-1Zn2+滴定液返滴定过量的Na2H2Y,至滴定终点消耗Zn2+滴定液10.00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H2Y2-═AlY-+2H+,Zn2++H2Y2-═ZnY2-+2H+
①若返滴定时,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Zn2+滴定液润洗,测得的Al3+含量将偏低(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②调节溶液pH约为3.5的目的是抑制Al3+水解;
③通过计算确定铵明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