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1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Fe3+、H+、NH4+、Al3+、K+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Cl-、Br-、I-、ClO-、AlO2-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有K+,要确定其存在可补充做实验的是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ClO-、AlO2-
(2)经检测,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2.8L5.6L11.2L
n(Cl-1.25mol1.5mol2mol
n(Br-1.5mol1.4mol0.9mol
n(I-a mol00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
②计算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0:15:4.

分析 (1)根据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的图示可以知道,一开始无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H+,能够与氢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加NaOH有气体放出,则推断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沉淀最后完全消失,则溶液中只含有Al3+,不含铁离子,不同金属阳离子灼烧呈现不同的焰色,据此解答;
(2)碘离子与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Br-,加入氯气2.8L时溶液中I-amol,则说明通入2.8L Cl2只发生:Cl2+2I-═I2+2Cl-,2.8L变成5.6L,消耗2.8L Cl2的物质的量为$\frac{2.8L}{22.4L/mol}$=0.125mol,发生:Cl2 +2Br-═Br2+2Cl-,Cl2+2I-═I2+2Cl-,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

解答 解:(1)从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的图示可以知道,开始时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氢离子,则一定没有ClO-、AlO2-;随后出现沉淀,且沉淀完全溶解了,说明沉淀是氢氧化铝,溶液中一定含有铝离子,而无铁离子;氢氧化铝溶解前生成了气体,该气体一定是氨气,故溶液中一定含有铵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可以通过灼烧溶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焰色确定钾离子的存在;
故答案为:K+;焰色反应;ClO-、AlO2-
(2)①由于碘离子与溴离子的还原性:I->Br-,加入氯气2.8L时溶液中I-amol,2.8L变成5.6L,消耗2.8LCl2的物质的量为$\frac{2.8L}{22.4L/mol}$=0.125mol,发生:Cl2 +2Br-═Br2+2Cl-,Cl2+2I-═I2+2Cl-,Br-消耗0.1mol,需要氯气0.05mol,则说明开始通入2.8LCl2只发生:Cl2+2I-═I2+2Cl-,此时n(Cl2)=$\frac{2.8L}{22.4L/mol}$=0.125mol,消耗n(I-)=2×0.125mol=0.25mol,生成n(Cl-)=2×0.125mol=0.25mol,此时n(Br-)=1.5mol,则说明原溶液中n(Br-)=1.5mol;
故答案为:Cl2+2I-═I2+2Cl-
②通入氯气2.8L时,n(Br-)=1.5mol,所以原溶液中n(Br-)=1.5mol;
n(Cl-)=0.125mol×2=0.25mol,n(I-)=0.25mol,故原溶液中n(Cl-)=1.25mol-0.25mol=1mol;
通入氯气5.6L时,n(Br-)=1.5mol-1.4mol=0.1mol,n(I-)=0.25mol-0.1mol=0.15mol,故原溶液中n(I-)=0.25mol+0.15mol=0.4mol;
故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5:0.4=10:15:4;
故答案为:10:15:4.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判断和有关计算,准确分析图标数据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离子的还原性以及表中数据判断反应的程度,结合方程式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操作,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NaAlO2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氢氧化钡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硫至过量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气体中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NA
B.标准状况下,0.4 g D2中所含中子的数目为0.2NA
C.常温下,1 L pH=12的氨水溶液中含有NH4+数目为0.01NA
D.标准状况下,盛有11.2 L NO2的密闭容器中氮原子数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50mL 1mol/L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150mL1mol/L的氯化钠溶液B.75mL2mol/L的氯化铵溶液
C.150mL3mol/L的氯化钾溶液D.75mL1mol/L的氯化亚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化合物H是重要的有机物,可由E和F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部分反应物或产物省略,另请注意箭头的指向)

已知以下信息:
i.A属于芳香烃,H属于酯类化合物.
ii.I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二组峰,且峰的面积比为6:1.
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含氧官能团名称羧基,B的结构简式
(2)B→C和G→J两步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聚反应.
(3)①E+F→H的化学方程式
②D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g(NH32OH$\stackrel{△}{→}$+2Ag↓+3NH3+H2O.
(4)I的同系物K比I相对分子质量大28,K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①K的同分异构体共8种.
②若K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K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元素原子的核外M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
A.14B.15C.16D.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r、t、u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u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25℃时,0.01mol•L-1的v溶液中:$\frac{c(O{H}^{-})}{c({H}^{+})}$=1.0×1010.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Z>Y>X
B.Z分别与Y、W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可能相同
C.v能抑制水的电离而u能促进水的电离
D.粘有q的试管可用酒精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如图所示,将仪器A中的浓盐酸滴加到盛有MnO2的烧瓶中,加热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B和C,然后再通过加热的石英玻璃管D(放置有铁粉).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HCl(浓)+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饱和食盐水,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
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气体通过装置C的目的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4)烧杯E中盛放的液体是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Cl2=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测定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
Ⅰ.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盐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要配制250mL0.50mol/L的NaOH溶液,则需要NaOH固体质量为5.0g;
Ⅱ.(1)该图中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使酸与碱混合均匀,充分反应;
(2)取50mL NaOH溶液和50mL盐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HClNaOH
126.126.129.3
225.925.929.0
326.326.329.6
反应热Q=1344J,中和热△H=-53.8 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
(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盐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0=4.2J/(g•℃),Q=-c0×m×△t)
(3)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