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在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NH4+、Fe3+、SO42-、Cl-B.Mg2+、Ag+、CO32-、Cl-
C.K+、NH4+、SO42-、Cl-D.K+、Na+、NO3-、HCO3-

分析 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 解:A.Fe3+为黄色,与无色不符,故A不选;
B.Ag+分别与CO32-、Cl-结合生成沉淀,Mg2+与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B不选;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选;
D.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3-,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少量的CO2和H2O蒸气.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试回答:

(1)连接上述各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将甲、乙、丙、丁、戊填入方框内):水煤气→丙→戊→甲→乙→丁(点燃尾气)
(2)各装置的作用是:
A.乙装置通过检验产生的水,来检验氢气.
B.丙装置除去水煤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一氧化碳的检验.
C.丁装置通过检验产生的二氧化碳,来检验一氧化碳.
D.戊装置除去水煤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干扰氢气的检验.
(3)写出丙中的离子方程式CO2+2OH-=H2O+CO32-.写出丁中的离子方程式CO2+Ca2++2OH-=H2O+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沸点(℃)34.778.511877.1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少量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乙醇,然后在混合液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再加热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一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在实验室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2)试管a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3)反应开始前,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钠溶液.
(4)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_{△}^{浓H_{2}SO_{4}}$CH3COOC2H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无色溶液中含有K+、Cl-、OH-、SO32-、SO42-,为检验溶液中所含的各种阴离子,限用的试剂有: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溴水和酚酞试液.检验其中OH-的实验方法从略,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A加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SO3+2H+=Ba2++SO2↑+H2O.
(2)无色溶液C加试剂③的主要目的是中和OH-,防止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
(3)白色沉淀A若加试剂③而不加试剂②,对实验的影响是会使SO32-对SO42-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确定SO42-和SO32-是否存在.
(4)气体E通入试剂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Br2+2H2O=4H++SO42-+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120℃时,某混合烃和过量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知反应前后的压强没有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
A.CH4和C2H4B.C2H2和C2H4C.C2H4和C2H6D.C4H8和C3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水处理剂的工作原理与胶体有关的是(  )
A.活性炭B.氯气C.明矾D.次氯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那些物质在融化状态下可以导电(  )
A.HClB.NH4ClC.NaHSO4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电解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纯的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1)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BaCl2(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SO42-浓度仍大于10-5mol/L,其原因是BaSO4和BaCO3的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CO32-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而释放出SO42-(或其它合理答案).[已知:Ksp( 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2)写出无隔膜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3H2O $\frac{\underline{\;电解\;}}{\;}$ NaClO3+3H2↑.
(3)写出二氧化氯发生器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SO2=Na2SO4+2ClO2,通入空气的目的是稀释ClO2,防止ClO2爆炸.
(4)将ClO2通入电解槽的阴极室,饱和NaCl溶液通入电解槽的阳极室,电解一段时间后,可得到产品,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ClO2+e-=ClO2-
(5)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NaClO2,其中一份给以适当条件使之变质,另一份严格保存,均配成溶液.并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消耗Fe2+的物质的量相同(填“相同”、“不相同“或“无法判断”).
(6)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1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有毒,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D

A.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B.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C.pH=7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c(HClO2)>c(ClO2-)>c(ClO2)>c(Cl-)
D.25℃时,该溶液在pH=4时比pH=11时更适合漂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