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等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黄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   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  Mg2+  I- SO32-B.Mg2+  Na+ CO32- I-
C.Al3+Na+  SO32- I-D.Na+ CO32-  Br-I-

分析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黄色,说明溶液中有Br-;且有无色气泡冒出,说明溶液中有CO32-; 溶液中有CO32-,则无Al3+、Mg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一定有Na+;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无SO32-; 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说明无I-,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黄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则溶液中含有Br-、CO32-,由于CO32-与Al3+、Mg2+会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所以一定不存在Al3+、Mg2+
②因为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加入氯水时会氧化为SO42-,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就会有沉淀生成,因此不存在SO32-
③由于氯水会把I-氧化为I2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就会变蓝色,因此该实验证明不存在I-.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所以还还有阳离子Na+
根据上述实验证明在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Br-、CO32-、Na+,一定不存在Al3+  Mg2+  I- SO3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离子共存的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D.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     PO3-     K+      CO32-B.Ca2+   OH-     Na+     CO32-
C.K+NO3-NH4+Cl-D.Cu2+    F-      Zn2+     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A~J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D为金属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I为红褐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G的化学式为NaAlO2
(2)反应I→B的化学方程式2Fe(OH)3 $\frac{\underline{\;\;△\;\;}}{\;}$Fe2O3+3H2O.
(3)反应H→I的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4)反应F→J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常温下,向20.00mL0.1000mol/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0.1000mol/L的盐酸,pH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盐酸10mL 时,c(Cl-)>c(NH4+)>c(NH3•H2O)>c(OH-)>c(H+
B.滴加盐酸20m时,c(H+)=c(OH-)+c(NH3•H2O)
C.滴加盐酸10 mL时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滴加盐酸20mL时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D.pH<7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一定大于20.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氧化铝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B.Fe(OH)3胶体可以将Fe Cl3滴入NaOH溶液中进行制备
C.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C(CH33CH(CH3)CH(CH3)C(CH33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含顺反异构)(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②KCl;③NaOH;④CuSO4;⑤Na2SO4;如果不用其它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区别开来,则在下列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
A.④③①⑤②B.④⑤①③②C.①⑤③④②D.③④①⑤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机物F是一种重要的制药原料,以有机物A(OHC-COOH)、B和其它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有机物F,合成路线如下:

(1)有机物B的名称苯酚.
(2)A与B反应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3)有机物C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E是由2分子C生成的含有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5)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结构有10种(不考虑“醚”).
①苯环上只有2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②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③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