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A. 硝酸银溶液 B. 硫酸铜溶液 C. 稀硫酸 D. 硫酸铁溶液

【答案】D

【解析】A、铁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银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选项A错误;B、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铜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选项B错误;C、铁和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选项C错误;D、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没有气体生成且溶液质量增加,所以符合题意,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纵轴表示导电能力,横轴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A表示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曲线B表示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C. 曲线C表示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 曲线D表示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B.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即18个族

C. 短周期是第一、二、三、四周期 D. 元素周期表有七个横行,也是七个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

B. 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C. 利用图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 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 氯化钠 B. 蔗糖 C. 氯气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 Al(OH)3 → Al2O3 B. Al2O3 → Al(OH)3

C. Al → AlO2- D. Al3+ → 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18.4 mol·L1的硫酸。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a.胶头滴管 b.烧瓶 c.烧杯 d.药匙 e.量筒 f.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

②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规格的量筒。

a.10 mL b.50 mL c.100 mL

③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无影响”)

在量取浓硫酸观察液面时俯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称量 计算 溶解 摇匀 转移 洗涤并转移

定容 冷却 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 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它操作都是正确的(按烧杯的实际质量),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低的是________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倒转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C.称量时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都正确的是

A.氢氟酸具有强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B.氨气显碱性,可用碱石灰或无水CaCl2干燥

C.MgO、A12O3熔点高,它们都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D.铜的活动性比铁弱,可在海轮外壳装铜块减缓海轮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