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Ka=1.8×10-5Ka1=4.3×10-7Ka=5.6×10-11Ka=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种溶液:a.Na${\;}_{{2}_{\;}}$CO3   b.NaHCO3    c.NaClO d.CH3COONa.它们的pH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c>b>d(填编号).
(2)常温下,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BC.
A.c(H+)B.$\frac{c({H}^{+})}{c(C{H}_{3}COOH)}$C.$\frac{c(O{H}^{-})}{c({H}^{+})}$    D. c(H+)•$\frac{c(C{H}_{3}CO{O}^{-})}{c(C{H}_{3}COOH)}$
(3)CH3COOH与一元酸HX的溶液均为100mL、pH=2,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同温度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HX的电离平衡常数.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9.9×10-7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1)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其盐的水解程度越小,pH越小;
(2)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促进电离,c(H+)减小,c(OH-)增大,Kw不变;
(3)pH相等的酸中,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大的为强酸,小的为弱酸;
(4)pH=6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6mol•L-1,根据混合液中的电荷守恒计算.

解答 解:(1)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其盐的水解程度越小,pH越小,所以溶液的pH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c>b>d;
故答案为:a>c>b>d;
(2)常温下,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促进电离,c(H+)减小,c(OH-)增大,Kw不变,
A.由分析可知c(H+)减小,故A错误;
B.CH3COOH的物质的量减少,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frac{c({H}^{+})}{c(C{H}_{3}COOH)}$增大,故B正确;
C.c(H+)减小,c(OH-)增大,所以$\frac{c(O{H}^{-})}{c({H}^{+})}$ 增大,故C正确;
D. c(H+)•$\frac{c(C{H}_{3}CO{O}^{-})}{c(C{H}_{3}COOH)}$=Ka,温度不变,Ka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3)pH相等的酸中,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大的为强酸,小的为弱酸,所以HX的酸性大于醋酸,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醋酸,
故答案为:小于;
(4)pH=6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6mol•L-1,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8mol•L-1,根据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c(OH-)=c(H+)+c(Na+)可得:c(CH3COO-)-c(Na+)=c(H+)-c(OH-)=10-6mol•L-1-10-8mol•L-1=9.9×10-7mol•L-1
故答案为:9.9×10-7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电离平衡常数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的关系再结合守恒思想分析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pH=9的NaOH溶液和Na2S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x mol/L、y mol/L,两者关系是(  )
A.x<yB.x>yC.x﹦y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写出分子式为C8H8O2,分子中有苯环且属于羧酸或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
A.丙烯B.1-丁烯C.1-戊烯D.3-甲基-2-戊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电解100mL含c(H+)=0.30mol•L-1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A.0.10 mol•L-1AgNO3B.0.20 mol•L-1Zn(NO32
C.0.20 mol•L-1Cu(NO32D.0.20 mol•L-1Pb(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磺酰氯(SO2Cl2)用于有机合成、医药、染料、农药等,也用作表面活性剂,熔点-54.1℃,沸点69.1℃,遇水发生剧烈水解.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磺酰氯.(已知:SO2(g)+Cl2(g)?SO2Cl2(l)△H<0).
(1)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仪器B的作用是冷凝SO2Cl2(或使挥发的产物SO2Cl2冷凝).烧杯中盛放的溶液为NaOH.
(3)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关闭旋塞K1和K2,将导管出口置于水槽中,在三颈烧瓶底部加热,若导管口有气泡,移开酒精灯后能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向装置A中通入SO2和Cl2 后很快有液态物质生成.制备过程中需采用冰水浴,从化学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可能原因为生成SO2Cl2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4)向分离提纯后的SO2Cl2中加水,出现白雾,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W.经分析SO2Cl2与H2O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无色溶液W中的阴离子除含少量OH-外,还含有其它两种阴离子,请设计方案检验溶液W中这两种阴离子取少量W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过滤,向滤液中滴加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粒度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B.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鉴别水溶液和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让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瓶无色液体,可见到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
②60℃左右时,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淀粉酶,装入半透膜袋里,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镏水的烧杯里充分反应.从半透膜里析出的物质是麦芽糖,该操作的名称是渗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摩尔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 OB.1mol O2C.1mol氧原子D.1摩尔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fra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Z>Y>W>X>M
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
C.Y与M形成化合物键长大于Z与M形成化合物的键长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