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Ⅰ.(1)CO32-水解成碱性,Cu2+与OH?结合生成Cu(OH)2;
(2)沉淀会附着SO42-离子,取最后一次洗涤液,用BaCl2溶液检验是否含有SO42-;
Ⅱ.(3)利用加热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铜和碳酸铜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若有氢氧化铜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4)碳酸铜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产生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uCO3;
Ⅲ.(5)根据CuCO3和Cu(OH)2受热分解的产物和检验所产生的现象来连接装置;
(6)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空气中的水以及二氧化碳会干扰试验结果应该将其排除掉;
(7)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即生成水的质量是ng,根据原子守恒来回答.
解答 解:Ⅰ.(1)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原因是CO32-水解成碱性,Cu2+与OH?结合生成Cu(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u2++H2O=Cu(OH)2↓+CO2↑,
故答案为:CO32-+Cu2++H2O=Cu(OH)2↓+CO2↑;
(2)沉淀会附着SO42-离子,则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已洗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已洗净;
Ⅱ.(3)装置B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有水生成,验证沉淀中有氢氧化铜生成,否则沉淀中无氢氧化铜,
故答案为:CuSO4;
(4)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即说明含有CuCO3,
故答案为: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Ⅲ.(5)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空气中的水以及二氧化碳会干扰试验结果应该将其在实验之前排除掉,并在装置的最后放上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来干扰试验结果,可以用浓硫酸来吸收水,用碱石灰来吸收二氧化碳,根据浓硫酸和碱石灰的增重量来确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量,
故答案为:C、A、B、D、E (或C、A、B、E、D);
(6)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H2O 蒸汽和CO2,验开始时和实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且处理过的空气其作用都是将装置中滞留的H2O 蒸汽和CO2排出,
故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H2O 蒸汽和CO2; 将装置中滞留的H2O 蒸汽和CO2排出;
(7)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即生成水的质量是ng,根据方程式则生成的氢氧化铜的物质的质量是:$\frac{98n}{18}$g=$\frac{49n}{9}$g,所以碳酸铜的质量是(m-$\frac{49n}{9}$)g,质量分数为:$\frac{mg-\frac{49n}{9}g}{mg}$=1-$\frac{49n}{9m}$,
故答案为:1-$\frac{49n}{9m}$.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装置的理解评价、物质组成与含量的测定、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V1ml1.0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该实验表明热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 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mol·L-1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CO(g)+O2(g)===CO2(g);ΔH=-282.8 kJ·mol-1
现有CO、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12.0 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851.4 kJ,并生成18 g液态水。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
A.80% B.40% C.60% D.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步骤 | 操作 | 甲组现象 | 乙组现象 |
1 |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 溶解,无气泡 | 溶解,有气泡 |
2 |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 变红 | 无明显变化 |
3 | 向步骤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 红色先变深后褪去 | 先变红后也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沉淀物 | 开始沉淀时的pH | 完全沉淀时的pH |
Al(OH)3 | 3.8 | 5.2 |
Fe(OH)3 | 2.7 | 3.2 |
Fe(OH)2 | 7.6 | 9.7 |
Ni(OH)2 | 7.1 | 9.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仅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为烃 | |
B. | 凡是分子里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烃 | |
C. | 甲烷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D. |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只有单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互称同分异构体 | |
B. |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
C. |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都可以水解,且水解产物均相同 | |
D. | 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用氢氧化铜鉴别葡萄糖、乙酸、乙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3PO4 | B. | A12(SO4)3 | C. | BaCl2 | D. | K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汽油和水 | |
B. |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 |
C. | 用重结晶的方法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 | |
D. | 蒸馏法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