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无色透明溶液中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H+、Na+、Cl-、ClO-B.K+、NO3-、Cl-、CO32-
C.NH4+、Ca2+、OH-、HCO3-D.Al3+、NO3-、SO42-、MnO4-

分析 无色溶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A.氢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
C.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反应;
D.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

解答 解:溶液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A.H+、ClO-之间反应生成HCl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K+、NO3-、Cl-、CO32-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为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OH-与NH4+、Ca2+、HCO3-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MnO4-为有色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两种短周期元素X、Y,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a、b,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m、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3<m<8,则X必定为主族元素
B.若a<b且m=n=4,X、Y不可能形成化合物
C.Y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8-nY
D.若a=b=3,8>m>n>5,则元素非金属性: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最近,中国科大的科学家们将C60分子组装在一单层分子膜表面,在-268℃时冻结分子的热振荡,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首次“拍摄”到能清楚分辨碳原子间单、双键的分子图象.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σ键又含π键的是(  )
A.CO2B.COCl2C.C2H6OD.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A.B.C.CH3-CH=CH-CHO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的分子数为1NA
B.0 5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1NA
C.56g铁片投人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1.5NA个SO2分子
D.常温常压下,14gN2含有分子数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操作过程中不能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又完全溶解”现象的是(  )
①CaCl2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②澄淸石灰水通入SO2至过量
③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④FeCl3溶液中逐滴加人氢氡化钠溶液至过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氯气和漂白粉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杀菌剂.
(1)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样品,其中一定含有CaCl2、Ca(OH)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其它固体物质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含Ca(ClO)2
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CaCO3
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则含有CaCO3和Ca(ClO)3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2.0mol•L-1盐酸溶解后,再将产生的气体经蒸馏水、四氯化碳后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a.若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假设1成立
b.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假设2或3成立
 ②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2.0mol•L-1盐酸溶解后,再向试管中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 若品红褪色,结合实验①中的现象和结论b,则假设3
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均能形成简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且A、B、C、D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
①常温下,F的单质是一种有色气体,常用于杀菌、消毒;
②A的氧化物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盐酸;
③C的氢化物分子G是具有10电子的微粒,且可以发生下列转化:
G$\stackrel{D的单质}{→}$P$\stackrel{D的单质}{→}$Q$\stackrel{H_{2}O}{→}$M+P
④E和D是同主族元素,氢化物(H2E)常温下为气态.
⑤B和D可形成个数比为1:1和2:1的离子化合物X和Y.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第二周期ⅤA族;化合物X所含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2)用电子式表示Y的形成过程
(3)①A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②M 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甲学生对Cl2和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
通入氯气至过量
Ⅰ、A中溶液变红
Ⅱ、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3)为了探究现象II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3+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
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II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
①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SCN-中的碳元素是最高价态+4价.

②通过实验证明了SCN- 中氮元素转化为NO3-,他的实验方案是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加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证明A中存在,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
③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mol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