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8•12”天津港危化仓库爆炸,造成生命、财产的特大损失.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钾着火,下列可用来灭火的是D.
A.水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细沙盖灭
(2)NH4NO3为爆炸物,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可能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可能发生的是A、B、D、F.
A.NH4NO3→N2+O2+H2O          B.NH4NO3→NH3+HNO3
C.NH4NO3→O2+HNO3+H2O       D.NH4NO3→N2+HNO3+H2O
E.NH4NO3→N2+NH3+H2O            F.NH4NO3→N2O+H2O
(3)NaCN属于剧毒物质,有多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①H2O2处理法:NaCN+H2O2--N2↑+X+H2O,推测X的化学式为NaHCO3,双氧水的电子式为
②NaClO处理法:aCN-+bClO-+2cOH-═dCNO-+eN2↑+fCO32-+bCl-+cH2O. 方程式中e:f的值为B(填选项标号).
A.1          B.$\frac{1}{2}$            C.2       D.不能确定
③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某电极上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则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OH--2e-=ClO-+H2O.
(4)以TiO2为催化剂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与NaClO反应生成N2、CO2、Cl2等.取浓缩后含CN-离子的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设其中CN-的浓度为0.2mol•L-1)进行实验.
①写出CNO-在酸性条件下被NaClO氧化的离子方程式: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②若结果测得CO2的质量为1.408g,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80%.

分析 (1)Na、K均与水反应,燃烧生成的过氧化氢均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2)NH4NO3分解,一种可能是发生复分解反应,还有一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就必须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原则进行判断;
(3)①结合原子守恒分析X的化学式;
②由CN-离子中碳与氮原子之比为1:1,而碳氮转化为CNO-和N2以及CO32-,因为CNO-离子碳氮之比为1:1,所以N2和CO32-两微粒之比为1:2;
③根据装置图,该电解质溶液呈碱性,电解时,阳极要生成氯气,氯气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根离子和水,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两种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阳极是氯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4)①根据题意可知,酸性条件下CNO-与NaClO反应生成N2、CO2和Cl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②干燥管Ⅰ中碱石灰增重1.408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被处理的CN-的物质的量为n(CN-)=n(CO2),原溶液中CN-的物质的量为0.2L×0.2mol/L=0.04mol,据此计算.

解答 解:(1)Na、K均与水反应,燃烧生成的过氧化氢均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则钠、钾着火,可用细沙盖灭来灭火,故答案为:D;
(2)NH4NO3分解,一种可能是发生复分解反应,还有一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就必须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原则进行判断:
A、NH4NO3→N2+O2+H2O中N从+5价降为0价,N从-3升为0价,O从-2升为0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正确;
B、NH4NO3→NH3+HNO3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正确;
C、NH4NO3→O2+HNO3+H2O中只有化合价升高的,没有化合价降低的,故错误;
D、NH4NO3→N2+HNO3+H2O中N从+5价降为0价,N从-3升为0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正确;
E、NH4NO3→N2+NH3+H2O中虽然N从+5价降为0价,N从-3升为0价,但由于每个N升高的数值小于降低的数值,即消耗的铵根的物质的量要比硝酸根离子多,所以不可能有NH3产生,故错误;
F、NH4NO3→N2O+H2O中N从+5价降为+1价,N从-3升为+1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正确;
故答案为:A、B、D、F;
(3)①NaCN+H2O2--N2↑+X+H2O中,由原子守恒可知X为NaHCO3,双氧水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NaHCO3;       
②由CN-离子中碳与氮原子之比为1:1,而碳氮转化为CNO-和N2以及CO32-,以因为CNO-离子碳氮之比为1:1,所以N2和CO32-两微粒之比为1:2,所以e:f=1:2,
故答案为:B;
③阳极是氯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O-,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OH--2e-=ClO-+H2O,故答案为:Cl-+2OH--2e-=ClO-+H2O;
(4)①根据题意可知,酸性条件下CNO-与NaClO反应生成N2、CO2和Cl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故答案为: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②干燥管Ⅰ中碱石灰增重1.408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物质的量为$\frac{1.408g}{44g/mol}$=0.032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被处理的CN-的物质的量为n(CN-)=n(CO2)=0.032mol,原溶液中CN-的物质的量为0.2L×0.2mol/L=0.04mol,所以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frac{0.032mol}{0.04mol}$×100%=80%,
故答案为:80%.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含量测定等,综合性较强,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乙醇可以发生下列反应,在反应里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的是(  )
A.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乙醇的催化氧化
C.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D.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至1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镍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利用废弃的含镍催化剂(含Al2O3、Ni、Fe、SiO2及少量的CaO)可制备金属镍,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Ksp(CaF2)=1.46×10-10,Ksp(NiC2O4)=4.05×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提取Ni的效率关键在于“酸浸”的效率,写出能增大酸浸速率的措施有适当增大硫酸浓度
升高温度(写出两种即可).“滤渣i”的成分为二氧化硅.
(2)“除铁、铝”操作中加入Ni(OH)2的目的是调节溶液pH,使Fe3+、Al3+转化为沉淀.
(3)分离“滤渣ii”中两种成分的简单方法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氢氧化铁,在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过滤得到氢氧化铝.
(4)“除钙”操作中加入NH4F的离子方程式为2F-+Ca2+=CaF2↓,NH4F的电子式为
(5)如果“沉镍”操作后测得滤液中C2O42-的浓度为0.0900mol•L-1,则溶液中c( Ni2+)=4.5×10-9mol/L.
(6)草酸镍晶体(NiC2O4•nH2O)在隔绝空气、高温分解时的质量损失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通过计算可知n=2,草酸镍晶体受热分解制镍的化学方程式为NiC2O4$\frac{\underline{\;\;△\;\;}}{\;}$Ni+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区、d区、ds区都是金属元素
B.p区都是主族元素
C.所有族中IIIB中元素种类最多
D.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丙烯的加聚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NH3$→_{催化剂、加热}^{O_{2}}$NO2$\stackrel{H_{2}O}{→}$HNO3
B.海水$\stackrel{石灰乳}{→}$Mg(OH)2$\stackrel{HCi(aq)}{→}$MgCl2(aq)$\stackrel{△}{→}$ 无水MgCl2
C.Al2O3$\stackrel{HCl(aq)}{→}$AlCl3(aq)$\stackrel{NH_{3}•H_{2}O}{→}$  固体Al(OH)3
D.CH2═CH2$→_{催化剂}^{H_{2}O}$CH3CH2OH$→_{△}^{CuO}$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浓硝酸与木炭反应时有NO2、CO2生成,并探究是否还有NO生成.(已知:NO2的沸点为21.1℃,NO的沸点为-151℃,CO2的沸点为-78.5℃;酸性KMnO4溶液能将NO氧化成为NO3-.)

(1)装置经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试剂并连接好仪器,然后打开开关K,通过导管向装置内通入氮气,其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其对NO的检验的干扰.
(2)实验中用无水CuSO4代替无水CaCl2干燥气体的一个好处是可判断水蒸气是否全部被吸收;装置C用于检验、收集并除去NO2,试剂X是冰水(填名称),装置D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氮是否已全部除去.
(3)若装置E中溶液的颜色慢慢褪去,则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NO+3MnO4-+4H+=5NO3-+3Mn2++2H2O;若装置E中没有明显的变化,装置C和F出现了预期的现象,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若装置E、F中的试剂对调,则能(填“能”或“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其判断理由是因为二氧化碳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NO与石灰水不反应、
(4)将等物质的量的NO2、NO混合后通入低温下的水中只得到一种含氧酸X,该酸的化学式可能为HNO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以确定含氧酸X与碳酸的酸性相对强弱:向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里滴加亚硝酸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则亚硝酸的酸性相对较强,若无气泡产生,则亚硝酸的酸性相对较弱,或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小,PH小的,对应的酸的酸性相对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熔点的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HI>HBr>HCl>HFB.CI4>CBr4>CCl4>CF4
C.NaCl>NaBr>KBrD.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金属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 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 g氢气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