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X、Y、Z三种元素都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X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二倍;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三倍.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一定增大
B.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一定为X2YZ3
C.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
D.X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可能为金属晶体,Y、Z两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一定为分子晶体

分析 X、Y、Z三种元素都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X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X为IA族元素,可能为H、Li、Na;Y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二倍,Y为第二周期元素时,Y为C,如为第三周期元素时,Y为S;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三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为O元素,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IA族元素,Y为C或S,Z为O,
A.用惰性电极电解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若为硫酸钠,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不变,故A错误;
B.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为X2YZ3、X2YZ4,故B错误;
C.由X、Y、Z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硫酸、硫酸钠、亚硫酸钠,则其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故C正确;
D.X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为Li或Na时为金属晶体,Z两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一定为分子晶体,而Y若为C时可能为金刚石,金刚石为原子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X、Y的不确定性,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C
A.实验室中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贴有如右图所示标签
B.用50mL量筒量取5.6mL浓硫酸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瓶口伴有白雾
D.向某澄清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待测液含SO42-
E.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能褪色,则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在同温同密度条件下,CH4气体与氧气的压强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I-→H2O+IO-慢  ①
H2O2+IO-→H2O+O2+I-快   ②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可增加该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B.H2O2分解的反应快慢主要由反应①决定的
C.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D.2v(H2O2)=2v(H2O)=v(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分子间距离几乎相等
B.标准状况下,22.4LCCl4的物质的量是1mol
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有的原子数均为2NA
D.物质的量是科学上用来表示物质所含微粒质量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情况下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
A.标态下 22.4 升氧气
B.常温常压下 66 克的 CO2
C.1.2mol 的硫酸
D.100ml,0.1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产量和质量
B.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
D.紫外线、CuSO4溶液、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g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5NA
B.标准状况下,2.24LCH2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l NA
C.1 mol氯气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2NA
D.常温下,pH=6的纯水中OH-的数目为10-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发生事故.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①用酒精灯直接去燃着的酒精灯上引燃 ②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③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没设计尾气吸收装置 ④做金属钠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⑤金属钠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⑥浓NaOH溶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稀H2SO4清洗.
A.①③⑤⑥B.②④C.①④⑥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