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图甲为将Pt电极置于含有Cu2+和Ag+均为0.05mol•L-1的电解液中(阴离子为NO3-),图乙是图甲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荷量与阴极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区间Ⅰ,在阴极上有金属银析出
B.区间Ⅰ、Ⅱ、Ⅲ中溶液的pH均降低
C.区间Ⅱ,在阳极上有氧气放出
D.区间Ⅱ析出的固体质量是区间Ⅰ的2倍

分析 将Pt电极置于含有Cu2+和Ag+均为0.05mol•L-1的电解液中(阴离子为NO3-),在阴极上先后发生反应:Ag++e-=Ag,Cu2++2e-=Cu,在阳极上始终是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产生氧气,根据电极反应结合电子守恒来计算判断.

解答 解:将Pt电极置于含有Cu2+和Ag+均为0.05mol•L-1的电解液中(阴离子为NO3-),在阴极上先发生反应:Ag++e-=Ag,银离子全部放电,设溶液体积是1L,可以认为产生0.05mol的银,质量是5.4g,然后是铜离子放电Cu2++2e-=Cu,产生0.025mol即1.6g的Cu,
A、区间Ⅰ,在阴极上有金属银析出,故A正确;
B、开始阶段,在阴极上是金属阳离子放电,阳极上是氢氧根离子失电子,所以溶液显示酸性,到了后期,相当于电解水,溶液的pH均降低,故B正确;
C、电解过程中,在阳极上始终是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产生氧气,故C正确;
D、在阴极上先发生反应:Ag++e-=Ag,银离子全部放电,设溶液体积是1L,可以认为产生0.05mol的银,质量是5.4g,然后是铜离子放电Cu2++2e-=Cu,产生0.025mol即1.6g的Cu,区间Ⅱ析出的固体质量不是区间Ⅰ的质量的2倍,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象获取信息、运用知识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中等,注意电极反应是得书写和应用,关键在确定最先析出的固体是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O.1mol/LKHC03溶液与O.1mol/L 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K+)>c(CO32-)>c(HCO3-)>c(OH-
B.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
C.20ml O.lmol/L CH3COONa溶液与lOmLO.l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l-)>(CH3COO-)>c(H+)>c(CH3COOH)
D.pH=2的H2C2O4溶液与pH=l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铜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近年来用途越来越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含铜量最高的是C(填字母)
A.Cu5FeS4    B.CuFeS2   C.Cu2S   D.Cu2(OH)2CO3
(2)2014年我国精炼铜产量796万吨,若全部由含Cu2S质量分数为32%的铜矿石冶炼得到,则需要铜矿石质量为3109.4万吨.(保留一位小数)
(3)可溶性铜盐常用于生产其它含铜化合物.在K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肼(N2H4),加热并保持温度在90℃,生成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反应完全后,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纳米氧化亚铜固体(Cu2O).
①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方程式为4CuSO4+N2H4+8KOH$\frac{\underline{\;90℃\;}}{\;}$2Cu2O+N2↑+4K2SO4+6H2O.
②工业上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AC(填字母)
A.离心机   B.分馏塔  C.框式压滤机   D.反应釜
(4)我国出土的青铜器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如图是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填“a”“b”或“c”),正极反应方程式为O2+2H2O+4e-═4OH-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产物和负极产物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B.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C.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H2S、CO、Cl2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碘是人类发现的第二个生命体必须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氯的同族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HI的稳定性比HCl弱(填“强”或“弱”,下同),HI的还原性比HCl强
(2)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

步骤①需要在坩埚(填仪器名称)中进行.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02+2I-+2H+═2H2O+I2.步骤⑤中应进行的操作名称是萃取 分液.
(3)自然界中的碘有的以NaIO3形态,加入NaHSO4可以制得I2,反应为:(未配平)IO3-+HSO3-→I2+SO42-+H++H2O,若制得1mol I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碳元素,B为氧元素;C为钠元素.D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的原子组成符号为${\;}_{16}^{32}$S,它的最高价为+6价.
(2)用电子式表示A、D两元素形成AD2的过程:,用电子式表示C、D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3)写出E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化学史和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揭开了人工合成有机物大分子的开端;②李比希提出了利用氧化铜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CO2、H2O来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③美国化学家科里创立了有机化学的“逆合成分析理论”为有机合成分析指明了思考的方向;④钠融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氮、氯、溴、硫;⑤1828年维勒首先在实验室合成尿素,开创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历史.
A.只有①B.①和③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B.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C.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D.煤的气化是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Y剧烈
B.X、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C.这四种元素的单质以Z熔点最高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