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与3.2 g SO2 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质量为

A.2.3 g B.3.2 g C.4.6 g D.6.4 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氢化铝钠(NaAlH4)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掺入少量Ti的NaAlH4在150℃时释氢,在170℃、15.2MPa条件下又重复吸氢.NaAlH4可由AlCl3和NaH在适当条件下合成.NaAlH4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1)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NaH的熔点为800℃,不溶于有机溶剂.NaH属于离子晶体,其电子式为. 
(3)AlCl3在178℃时升华,其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7,蒸气分子的结构式为(标明配位键). 
(4)AlH${\;}_{4}^{-}$中,Al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3杂化;例举与AlH${\;}_{4}^{-}$空间构型相同的两种离子NH4+、SO42-等(填化学式). 
(5)NaAlH4晶体中,与Na+紧邻且等距的AlH${\;}_{4}^{-}$有8个;NaAlH4晶体的密度为$\frac{108×1{0}^{21}}{{{N}_{A}a}^{3}}$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若NaAlH4晶胞底心处的Na+被Li+取代,得到的晶体为Na3Li[AlH4]4(填化学式). 
(6)NaAlH4的释氢机理为:每3个AlH${\;}_{4}^{-}$中,有2个分别释放出3个H原子和1个Al原子,同时与该Al原子最近邻的Na原子转移到被释放的Al原子留下的空位,形成新的结构.这种结构变化由表面层扩展到整个晶体,从而释放出氢气.该释氢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NaAlH4=Na3AlH6+2Al+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二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满足不断增大的能源需求,当今国际能源研究的另一热点就是寻找新能源,下列有关新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氢能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

B.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能量巨大

C.世界上地热能蕴藏丰富,且已被用于采暖、温室、发电等方面

D.太阳能能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无污染,但需要开采、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二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2 mol 液态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

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50 mL 0.1 mol·L-1的NaCl溶液和50 mL 0.5 mol·L-1的CaCl2溶液混合后,若溶液的体积为二者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c(Cl-)为

A.2 mol·L-1 B.1 mol·L-1

C.0.67 mol·L-1 D.0.5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①pH试纸的使用 ②过滤 ③蒸发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用到的仪器是

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试管 D. 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来分离物质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已知:a常温下,醋酸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同.
b.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则
①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填“酸“、“碱“或“中“,下同).
②NH4HCO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NH4+(填化学式).
(2)100℃时,Kw=1.0×10-12,该温度下测得0.1mol/L Na2A溶液的pH=6.
①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2H++A2-
②该温度下,将0.01mol/L H2A 溶液稀释20倍后,溶液的pH=3;
③体积相等、pH均为1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产生的氢气C;
A.盐酸多   B.H2A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④将0.1mol/L H2A溶液与0.2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H4+)>c(A2-)>c(H+)>c(OH-);
(3)在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0
①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
②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 L与pH=b的硫酸Vb L混合(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100:1
若所得混合液pH=10,且a=12,b=2,则Va:Vb=2:99
(4)在25℃时,pH等于9和pH等于11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c(H+)=2×10-11mol/L (lg2=0.3,lg5=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分散系不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B.
C.Fe(OH)3胶体D.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