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B.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则可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分
C.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再沿玻璃棒慢慢加入浓硫酸
D.称量NaOH时,NaOH置于小烧杯中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分析 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
B.定容时,利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即可;
C.稀释浓硫酸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
D.称量时左物右码,且NaOH应在小烧杯中称量.

解答 解: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A正确;
B.定容时,利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即可,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重新配制,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则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再沿玻璃棒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故C正确;
D.称量时左物右码,且NaOH应在小烧杯中称量,则NaOH置于小烧杯中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实验基本操作、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等,把握实验基本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SnCl4易水解,熔点:-33℃,沸点114℃;FeCl3易水解,100℃左右升华.下面图1是制备SnCl4的装置,图2是制备FeCl3的装置.

(1)在制备SnCl4时,为了防止空气的影响,应在加热B之前使B中充满Cl2(填化学式).
(2)在制备SnCl4与FeCl3之前都有一个洗气瓶,盛的是浓硫酸.二者都没有除去另外一种杂质气体,对后面的实验无影响(填“有”或“无”).
(3)写出FeCl3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3HCl.
(4)图2烧杯中盛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把硬质玻璃管不用导管而直接插入广口瓶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FeCl3固体堵塞导管.
(5)和图2装置相比,图l装置的缺点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6)图1和图2装置金属和气体不能充分反应,改进措施为用玻璃纤维分散金属粉末,增大金属与Cl2的接触面积(或采用循环操作,充分利用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无色透明的强碱性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Fe2+ K+ S${O}_{4}^{2-}$  N${O}_{3}^{-}$B.Mg2+ N${H}_{4}^{+}$ S${O}_{4}^{2-}$ Cl-
C.Na+ K+ S${O}_{4}^{2-}$ N${O}_{3}^{-}$D.Ba2+ Na+ Mn${O}_{4}^{-}$ S${O}_{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A、B、C、D、E、X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的基态原子中L层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3、2、1,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是主族元素且与X同周期,E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ⅠB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堆积,其配位数是8.DAB3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中学化学常见微粒中,与晶体D3AB4中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SiF4或SiCl4或 CCl4等(任写一种).
(2)X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X2+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离子[X(H2O)4]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其中的两个H2O被Cl-取代有两种不同的结构,试画出[X(H2O)2(Cl)2]具有极性的分子的结构
(3)A元素分别能与硼、铝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但是A与硼形成晶体的熔点更高,其原因是氮化硼、氮化铝均为原子晶体,硼的原子半径比铝小,B-N键的键能比Al-N的键能大.
(4)AC3的沸点比氨的沸点低得多,原因是因为NH3分子间有氢键,NF3只有范德华力.
(5)若E与C形成的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frac{312}{a{N}_{A}}$ cm3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写出表达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现有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H1=-393.5kJ•mol-1
②2CO(g)+O2(g)═2CO2(g)△H2=-566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l)△H3=-890kJ•mol-1
④CH3CH2OH(l)+3O2(g)═2CO2(g)+3H2O(l)△H4=-1 367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CO(g)的燃烧热比C(s)的燃烧热大
B.△H4>△H3>△H2>△H1
D.CO(g)具有的能量比CO2(g)高
E.1mol C2H5OH蒸气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大于1 367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480mL,请回答:
(1)计算需要NaOH固体质量2.0g;
(2)有以下仪器:①烧杯 ②药匙 ③250mL容量瓶  ④500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 ⑦量筒.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①④⑤(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漏;
(4)配制溶液时,在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还有以下几个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⑤②①③④(填序号);①振荡摇匀;②洗涤;③定容;④颠倒摇匀;⑤转移.
(5)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结果偏高的是③⑤(填序号);
①未洗涤烧杯、玻璃棒;②称量NaOH的时间太长;③定容时俯视刻度;④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⑤NaOH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
(6)现将200mL0.01mol/LNaOH与50mL0.02mol/LCa(OH)2溶液混合(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1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B.可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C.将乙醇加入银氨溶液中加热制银镜D.将苯和液溴混合后加入Fe粉制溴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石油的炼制和煤的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催化裂化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B.石油裂解可得到汽油
C.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物理变化
D.石油在分馏过程中最先得到的馏分是柴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CH4和C2H4
B.“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煤气
C.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