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B.溶液和胶体均为呈电中性的分散系
C.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后者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
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比较稳定

分析 A.静电除尘利用的是胶体电泳现象;
B.溶液和胶体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
C.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
D.胶体性质稳定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有相互排斥的作用力;

解答 解:A.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能够使胶体发生电泳,如用净电除尘器吸附带电的飘尘,而使之电泳除去,故A正确;
B.溶液和胶体均不带电,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故B正确;
C.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故C错误;
D.由于同种电荷的静电排斥作用,胶体相对比较稳定,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胶体的重要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分散系属于混合物、胶体不带电、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而不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硼分子间含有氢键
B.氯化硼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
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
D.其分子空间结构类似C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呼吸面具中Na2O2可吸收CO2放出O2,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若用超氧化钾(KO2)代替 Na2O2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1)写出KO2与CO2的反应方程式:4KO2+2CO2=2K2CO3+3O2
(2)1kg Na2O2和1kg KO2分别和CO2反应,生成的O2体积比(同温同压下)为71:117.
(3)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别与足量Na2O2、KO2反应生成的O2体积比(同温同压下)为1:3.
(4)你认为选用哪种物质作补氧剂更为合适?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下列四种原子中,与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请填空: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加热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到B,则B的化学式可能是FeCl3;工业上制取A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OH-+H2↑+Cl2↑.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B有两性,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
(4)若C是一种温室气体,D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12g黑色固体A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热量,1molB气体完全燃烧放出283.0kJ热量,则A→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H=-221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在实验室将16.8g固体NaHCO3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变为13.7g.请你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有多少克NaHCO3发生了分解反应?
(2)继续对剩余固体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后,将冷却后的固体溶解于水,配成1000mL的溶液.则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如图是一个实验室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一系列反应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已知Cl2+SO2+2H2O=2HCl+H2SO4

(1)写出a仪器的名称蒸馏烧瓶.
(2)E装置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的原因Cl2+SO2+2H2O=2HCl+H2SO4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
(3)F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CO2和HCl.试写出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C+2H2O CO2+4HCl.
(4)G处反应过程中的现象d.
a.一开始就有白色浑浊产生                    b.开始无明显现象,然后产生白色浑浊
c.开始产生白色浑浊,一会儿浑浊消失          d.无明显现象
(5)G装置无法确认F处反应中有CO2产生,为了证明CO2的存在,要对G装置进行改造,下列装置符合要求的是b.

(6)D处溶液红色褪去,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是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或强氧化性),使溶液褪色氯水呈酸性,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使溶液褪色;
二是氯水呈酸性,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使溶液褪色.
为确定是上述原因中的哪一种,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取D处褪色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为原因二;(或取D处褪色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酚酞,若溶液变红,则为原因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B极的名称是负极.
(2)如果收集乙装置中两级产生的气体,两极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3)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H2SO4
(4)欲用丙装置给铁镀锌,G应该是锌(填“铁”或“锌”),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ZnCl2(填化学式).
(5)装置丁中的现象是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用你所学的选修四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I.为防止镍系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除去原料气中少量CO,生成物为固体S和CO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2CO(g)=S(s)+2CO2(g)△H=-270kJ•mol-1.(已知: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一氧化碳燃烧热为283kJ•mol-1
II.光气 (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 (g)+CO(g)?COCl2(g)制备.图1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2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为1L的密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0~6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0.15mol•L-1•min-1
②比较第8min反应温度T(8)与第15min反应温度T(15)的高低:T(8)<T(15)(填“<”、“>”或“=”).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8min 加入体系中的三种物质各1mol,则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④若将初始投料浓度变为c(Cl2)=0.8mol/L、c(CO)=0.6mol/L、c(COCl2)=0.4mol/L,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则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
III.为了避免含氮废水对海洋氮循环系统的影响,需经处理后排放.图3是间接氧化工业废水中氨氮(NH4+)的示意图.
①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间接氧化法去除氨氮的原理:阳极反应2Cl--2e-=Cl2,产生的Cl2氧化废水中的NH4+释放出N2
②若生成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处理后废水的pH将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请简述理由:电路中通过相同电量时,若生成n(H2):n(N2)=3:1,则阳极产生的H+比阴极消耗的H+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